地图的基本要素讲课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地图的基本要素》是鲁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第一部分。这部分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三个主要内容;这些都是读图用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地球运动的延伸,又为下面学习“地形图的判读”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初步学会运用地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性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表示方法。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二)难点
1.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2.在经纬网上辨别方向。
四.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法
五.教学准备
直尺、地图册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给你们说个谜语,大家猜猜是什么好吗?“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生:地图
师:同学们很聪明,都猜对了是地图。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厉害的角色好吗?
【板书】第三节 地图的基本要素
师:同学们,你们说一张小小的地图是如何容纳千山万水,五湖四海的呢?大家看一下地图,是不是把实物都缩小了呢?那,同学们,现在咱们也来实验一下,好吗?
以我们的课桌为例,我们的课桌一般长60cm,宽40cm.。那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要把它缩小几倍画到本上才合适呢?大家看老师的,老师是缩小了十倍,那同学们也来试一下,看看如何??
【板书】 地图上的比例尺
师:同学们都画完了吗?现在我们本上的课桌是不是变成长6cm宽4cm。
在这里,我们把课桌缩小了十倍,那么图上的一厘米,就代表我们实际距离的10厘米,是吗?那么?我们的比例尺是怎么定义的,大家知道吗?
生: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师:那大家计算一下,我们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大家会计算吗?同学们动手计算一下。
【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生:1\10cm
师:大家注意单位十厘米,在这里,比例尺的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这跟我们学过的分数是一样的道理。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比例尺,同学们找找地图册中的比例尺,看看它有几种表示方式?
生:查看地图册
师:同学们看老师的黑板,看老师写的,比例尺总共有几种形式??
生:三种。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板书】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一下课本9页的中国地图跟北京及附近地区略图,大家可以比较一下那个地图的比例尺大,那个小呢?
【板书】比例尺大小与内容关系
生:中国地图比例尺小。北京市地图比例尺大
师:那那个地图反映的地理事物多,哪个反应的地理事物更加详细呢?
生:中国地图反映的地理事物多,北京市地图反应的地理事物详细。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比例尺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详细,表示范围小。比例尺小,反映范围大,但反映事物简略。
师:同学们认识了比例尺后,大家看一下大屏幕上的台湾岛图,回答老师,此图的比例尺是什么?比例尺是什么形式?从台北到高雄大致有多远大家能计算吗?
师:是不是我们可以根据图上的线段比例尺量出图上距离,然后在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
生:对 。
师:那我再来思考一个问题,从高雄到台北该往那个方向走呢??
生:。。。
师:那同学们是根据什么判断出走向的呢?
【板书】地图上的定向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图上台湾岛旁边的标志是什么?
生:指向标
师:对,就是指向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种定向方法,那么我们该如何如利用它来定向呢?大家看一下老师的小黑板,图中指向标指示正北方向,那么逆着它的方向就是正南方,那么做它的垂直线,左边就是西方右边就是东方,那我们判断从高雄到台北该往哪个方向走,就是判断台北在高雄的那个方向,由此,我们可以把指向标移到高雄处,然后判断方向。
师:现在我们学习了指向标定向法,大家在一起回忆一下大家以前学的经线、纬线知识。谁可以说说如何利用经纬线判断方向呢?
生:。。。。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在具体点就是因为经线连接南北极点,经线向北极点延伸的方向为北方,南方也是如此。纬线的方向的判断亦如此。
师:同学们看一下课本图1.23,图中有x、y、z三点,大家看一下,如何判断x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