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doc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优秀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优秀版】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以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发展和反映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各门课程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制定本制度。
二、评价原则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原则。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考查,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二)评价过程动态化原则。不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
(三)评价主体互动化原则。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即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改变单一评价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四)期望性原则。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和特长发展成功的期望,使教师有信心,学生有希望。教师的评语要注满“师情”,透出一个“爱”字,点燃学生的希望之光,重视“鼓励”的教育功能。
(五)模糊性原则。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学生的素
质发展情况。文化课考试,量化学生的学习成绩,改较精确的百分制为较模糊的等级制,对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及兴趣、意志、个性、态度和习惯等智力因素不易量化的项目,一律采用操行评语定性评价。
三、评价内容及方法
?(一)、品德评价:包括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1、品德修养。爱国爱校、关心集体,遵守纪律、遵守公德,努力学习、勤思好问,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注意安全、讲究卫生,文明健康、勤俭朴素,关心他人、团结同学,城实守信、知错就改,热爱自然、爱护环境,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行为习惯。坚持说普通话,见了老师主动敬礼问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作业字迹工整,不马虎;自己整理书包和书桌,不乱丢果皮纸屑等杂物,认真做好两操,能和别人合作;在家按时起床和睡觉,吃饭不挑食,喜欢读有益的课外书,不进网吧等少儿不宜场所,不乱用零花钱,爱护花草和树木,饭前便后会洗手,进出家门主动和大人打招呼。
3、以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责任感教育为主题,按学生年龄和生理特征构建分层评价体系,促进良好校风和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体分层如下:
内容项目
中年级
高年级
行为规范
尊敬师长、团结友爱、
彬彬有礼
自尊自爱、礼仪端庄、
情趣文雅、审美教育
公德教育
尊老爱幼
团结合作、诚实守信
责任感教育
对班级负责
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
心理健康教育
青春期教育
正确交友指导
榜样教育
会讲名人事迹
榜样激励、树立远大理想
自信鼓励
“我能行”体验
“我能行”实践
(二)、特长、爱好评价:
三、四年级评价标准
识字:
1、能达到小学三四年级教学大纲规定的认识汉字数量;
2、能熟练使用《新华字典》查汉字;
3、能阅读简单的儿童读物,并理解意思;
表达:
1、能比较流畅地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2、能比较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3、能和周围的人们进行简单的交流;
清洁:
1、能讲出几条自己已养成的爱清洁卫生习惯;
2、自我服务,仪表整洁;
3、个人的学习、生活环境整洁有序;
礼貌:
1、知道基本的礼节;
2、会正确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
3、学会并能使用待客礼仪迎送、招待客人;
4、遵守学校纪律和社会公德,并且知道这样做是对老师、对同学、对他人的尊重;
友爱:
1、能做到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并乐于接受别人的正确劝告;
2、关心帮助同学,能和同学友好相处,每个学期能够为同学至少做三件好事;
3、知道少先队开展的“手拉手”活动;
游戏:
1、能积极参加中队和小队的游戏活动;
2、能和同学一起做三个游戏;
3、在游戏中能和同学互相帮助、互相配合;
安全:
1、知道自觉遵守基本交通规则;
2、学校离家近的同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能自己上下学;
3、知道火警、匪警和急救,并会拨这些;
4、记住家庭住址、以及父母姓名、工作单位、;
手工:
1、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2、能自己设计、制作两件小工艺品、小文具、小玩具或日常生活用品;
3、能开发、利用家里小用品的多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