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 .docx
部编版语文三上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我是xxx小学的xxx,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下面我将从单元整体解读、单元目标、单元学习框架、学习活动、作业设计与评价、教学建议六个方面来进行本单元的解读。
一、单元整体解读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是本套教材首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此类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本单元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预测是一种自然存在的阅读心理。儿童在阅读的时候,都会无意识地运用这一策略。本单元编排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这种无意识的阅读心理,转变为一种有意识的阅读策略,并能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主动地进行预测。这有利于呵护并激发学生阅读的初始期待,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预测之后的验证,会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趣味和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成为阅读的积极参与者,还成为阅读过程中的发现者和创造者。阅读策略单元一般安排3到4篇课文,前面的课文进行策略的展示与指导;后面的课文具有练习性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策略;课后题与“交流平台”
等对本单元的策略进行梳理、总结,并指导学生拓展、运用。
本单元对预测的学习做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通过旁批,提示学生可以根据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课后题呈现了预测的思维过程,提示了预测的依据,意在培养学生预测的意识,提升预测的能力。《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是两篇不完整的故事,留给学生更多预测的空间的,文前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边阅读边预测故事的发展、结局,课后题指出了预测与故事的发展、结局之间存在的关系,并提示了预测的角度。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总结了预测的价值和意义,提示学生要在课外阅读中自觉运用预测这一策略。课后习题和交流平台,对预测这一阅读策略进行了梳理总结
口语交际是运用预测的方法,推想名字的含义,习作则是运用预测续编故事。单元内各板块均紧扣单元主题。
从选编内容来看,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预测这一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本单元的两个阅读要素均是针对阅读策略的,一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二是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三年级的学生在以往的阅读经验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
预测能力,比如二年级上册雪孩子课后泡泡中的问题,看着雪孩子变成了白云,小白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的课后思考题,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祖先的摇篮的课后思考题,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
到了三年级,要让学生了解阅读中的预测,不是毫无根据的凭空想象,而是有理由有依据的猜测与推响,因此本单元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如何预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作为精读课文,重在指导与示范,通过旁批,提示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课后题以学习伙伴讨论的形式,提示了预测的角度和相关依据。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作为略读课文,呈现的是非完整文本,学生在前一课的基础上,边阅读边预测,还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猜想故事走向。课后题明确了预测的方法,预测要有依据,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修正自己的预测。
小狗学叫作为第二篇略读课文,呈现了三种可能发生的结局,给学生更多的预测空间,学生运用前两课习得的预测方法,预测故事结局,检测和提升学生的预测能力。课后题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预测的多样性参考,还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预测这一阅读策略带来的乐趣。
以上内容的编排由学到用,由扶到放,体现了单元内语文要素的层次性和阶梯性
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是尝试续编故事,这是对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的延续和提升,也是对前一单元创编童话故事的进一步训练。学生在原有的续编故事的基础上,需要采取预测的方法,有依据的进行续编,让续编的故事更合理。
而本单元的习作内容看图续编故事,则是继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看图写话,续编故事的发展和提升,需要学生根据插图和泡泡提示中的线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先推想人物的心理活动,再对故事的结局做出预测。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促进文本的理解,助推表达的发展,阅读习作要素紧密联系,整体性较强.对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单元既可以归属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其中引导学生发表对文本的看法,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文本中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也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其中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