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36张) (共36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宋武帝刘裕 氐 *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区是什么时候开始开发的?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第19课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1、西晋灭亡 (1)灭亡: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亡西晋。 (2)原因: ①统治集团腐朽。 ②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③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司马睿 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称“东晋” 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 司马睿当上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他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王导、谢安故居:南京乌衣巷 祖逖为恢复中原做出了努力,他胸怀大志,勤奋苦练,夜半“闻鸡起舞”,随时准备报效国家。 由于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晋朝能恢复中原。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战争,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祖逖自行招募军队于313年渡江北上,船到中流,他暂离船头,慷慨激昂地说:“祖逖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再回江东!” 渡江以后,他组织了一支两千多人的队伍,经过几年艰苦战斗,恢复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 前秦 氐族 苻坚重用汉人王猛,统一了黄河流域 东晋在肥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糊口殷实”的景象。 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东 晋灭亡。 宋 齐 梁 陈 南朝:宋齐梁陈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公元502年,萧衍称帝,国号梁,定都建康。齐朝灭亡。 梁武帝萧衍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和官僚地主盘剥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侯景之乱”,江南最富庶的地方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 557年—589年 陈霸先 陈 502年—557年 萧衍 梁 479年—502年 萧道成 齐 —479年 宋 都城 时间 建立者 朝代 东晋、南朝简表 建康 东晋 南 朝 司马睿 刘裕 317年—420年 420年 魏 蜀 吴 西晋 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更替表 南朝(宋、齐、梁、陈) 建国于中国南方,都城都在建康,共170年。 东晋 南: 十六国(前秦) 北: 材料1:(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 ①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 1、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鲜卑 匈奴 羯 羌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②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最主要的原因 ③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1、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①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 ②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③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⑤统治者的重视 史料三:东吴时已出现“再熟之稻”,东晋后又出现了“冬种春熟,春种夏熟,秋种冬熟”的“三熟之稻” 史料一:孙权曾亲自将驾车的八头牛改充耕牛 史料二:宋武帝刘裕时的功臣广陵人到彦之未任官职时以挑粪为业 使用牛耕 粪肥推广 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有哪些? (1)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 (2)种植水稻,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推广; (3)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 农业: 龙骨翻车 水 碓 水磨模型 农 业 发 展:开始使用牛耕 农业发展:开始使用粪肥 (1)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烧制 (2)冶金技术的进步:灌钢法 手工业: 南朝莲花尊 区域: 4.影响: 长江中下游一带(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一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推动了民族大融合,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