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PPT-77).ppt

发布:2018-06-28约1.12万字共7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卫系 毛丽梅 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是现代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治疗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先由外科医生实施,也有人称它们为外科营养。 包括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 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现已从外科治疗领域扩展到内科、神经科、妇产科、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等多个领域。 PN 与EN的营养液均由中小分子的营养素组成,包括多种氨基酸、长链及中链脂肪酸、糖类、平衡的多种维生素、平衡的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与普通的食物营养成分有根本的区别。它们的应用在阻止病人营养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加速创伤的愈合、促进正氮平衡、纠正酸碱和电解质紊乱、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手术的治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即静脉内营养(intravenous nutrition),指经过静脉系统补充营养和体液的营养支持方式。根据病人的情况可考虑部分或全部采用这种营养支持方式。采用前者时称作部分肠外营养(partial parenteral nutrition,PPN),采用后者时称作完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指经胃肠道用经口喂养(oral feeding)或管饲(tube feeding)的方法来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基质(substance)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广义的EN还包括住院病人经口摄入的普通饭、软饭、半流质、流质等医院常规膳食,各种治疗膳食、试验膳食和代谢膳食等。 1986年2月,上海周绮思女士因患急性肠扭转切除全部小肠,华瑞决定长期无偿向提供生存所需的全套全静脉营养产品. 1992年4月8日,历史将记住这一天。蔡惟成为世界上完全依靠人工全静脉营养孕育的第一人。周绮思母女的事例也因此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肠外营养 3. 大剂量放疗、化疗或接受骨髓移植病人 4. 中、重症急性胰腺炎 5.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6. 高分解代谢状态,如严重感染、灼伤、创伤 7. 炎性肠道疾病 8. 围手术期 9. 妊娠剧吐或神经性厌食 10.七天以上不能进食者 二、PN支持的方法 PN分中心静脉营养(central parenteral nutrition,CPN)和周围静脉营养(peripheral parenteral nutrition,PPN),即肠外营养液通过中心和周围静脉途径输注。 周围静脉营养(PPN)营养液的渗透压不应太高,以避免对静脉造成损害。因此PPN配方应相应稀释。因此,为达到总的营养需要,营养液的体积较大。如果病人可耐受的液体总量≥2000ml/d,那么短时间(少于10d)给予PPN或PPN加EN是可以实现的。 对于需长期PN支持、输注的液体量受限以及营养需求较高的病人应选择中心静脉营养(CPN)。 由于上腔静脉管径粗,液体流速快,血流量大,输入的液体很快被血液稀释,不引起对血管壁的刺激,常被选做CPN的途径。 平衡型复方氨基酸溶液除含有必需氨基酸外,还应含有一定量的非必需氨基酸。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比例一般达到1:1~3时,能为机体有效利用,多用于单纯营养不良者的营养支持。 不平衡型氨基酸溶液配方的设计往往以某一疾病的代谢特点为基础,如用于治疗肝昏迷的高支链低芳香族氨基酸比例的复方氨基酸溶液;治疗肾衰竭的以必须氨基酸为主的复方氨基酸溶液。不平衡型氨基酸溶液兼有代谢支持和治疗的作用。选用应视应用目的、病情等因素而定。 2.个别氨基酸在代谢中的特殊意义 随着对临床营养应用基础研究的深入和认识的提高,个别氨基酸在代谢中的特殊意义已受到重视和强调,较具代表性的如谷氨酰胺(glutamine,Gln)。 由于近年来对Gln的深入认识,促进了对谷氨酰胺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已有不少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结果提示:肠外营养中补充谷氨酰胺双肽可减轻应激时Gln水平的下降,促进蛋白质合成,防止肠粘膜萎缩和维持肠粘膜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但其长远意义还有待临床验证。 五、肠外营养支持的禁忌症 (一)无明确治疗目的,或已确定为不可治愈、无复活希望而继续盲目延长治疗者。 (二)心血管功能紊乱或严重代谢紊乱期间需要控制或纠正者。 (三)病人的胃肠道功能正常或可适应肠内营养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