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校后勤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实践与思考.pdf

发布:2018-05-03约1.12万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校后勤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任和平 ,吕敏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 [摘 要]高校后勤社会化以来,后勤机构普遍采用了多种用工制度 ,导致后勤工作人员流动大、 归属感弱 上海海洋大学后勤服务中心通过弱化身份,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成立二级工 会 .开展企业文化等举措,在构建后勤和谐劳动关系方面作了探索。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后勤劳动 关系存在的问题 ,需要改革相应的体制和机制。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用工制度 ;和谐劳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识码]B [文献编号]1009—1173(2012)06—0036—03 高校后勤社会化十余年来,学校能够将更多 通过媒体宣传后,对后勤外聘工具有心理暗示作 的经费、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了良 用,致使当前大量采用劳务派遣工的高校后勤和 好的成效。据调研,全国高校后勤普遍采用甲方乙 谐劳动关系遭遇挑战。二是因历史原因造成的高 方或小机关大实体两种模式,实施事业编制、企业 校后勤各类用工性质所产生的职工工资待遇差 合同编制和临时劳务派遣制等多种用工制度。多 异,使外聘工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加之 用“工荒”的 种用工制在职工的工资待遇、缴金、体检、休养等 媒体宣传,引起后勤队伍流动性较大。三是随着高 ■ 福利上,特别在职工职位升迁与权益保障上存在 校后勤事业编制职工数量越来越少而外聘工越来 着显著的差别 ,引起临时劳务派遣制员工职业感 越多,后勤队伍的稳定受到影响,师生对服务满意 淡化、归属感弱、流动性大等问题 ,进而影响到高 度降低。四是在外聘工队伍中出现的新生代农民 校后勤的劳动生产率和师生对服务的满意度。实 工群体,他们有知识和主见,和父辈打工养家糊 口 践表明,多种用工制度对高校后勤和谐劳动关系 想法比,他们有更多的政治与文化精神诉求,更追 的构建已产生直接的制约作用。本文从新时期高 求体面劳动和 自尊,这也对后勤的管理与和谐构 校后勤多种用工制度的困境 ,以及实现和谐劳动 建提出了新要求。 关系的意义出发,考察了上海海洋大学后勤服务 (二)构建高校后勤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 中心多种用工制度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举措 , 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关系双方一种和谐融 对进一步解决高校后勤用工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 洽的良性状态,构成劳动关系的双方以良性互动、 提出了对策。 真诚合作、共谋发展为 目标 ,各 自的利益诉求能在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发展中得到有效实现; 一 、 新时期高校后勤多种用工制度的困境与 在出现利益冲突时能通过民主协商的途径,依法 实现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 协调彼此的利益矛盾 ,最终达到互惠互利、共荣共 (一)新时期高校后勤多种用工制度的困境 赢…。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没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纵深发展 ,新时期后 有劳动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劳动关系 勤用工形式和人员组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