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新时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工会
一、认识劳动关系是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性质的反映。和谐劳动关系是,是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的软实力。(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劳动关系涉及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好劳动者的经济权利、民主权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企业是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建和谐企业,建和谐企业最根本的是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发展的需要。社会和谐的根本特征是人的和谐,企业和谐最核心的是劳动关系的和谐。劳动关系和谐了,企业就有了凝聚力,。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职工迫切需要。从现实看,职工因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他们希望拥有一种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利益,从而实现体面劳动,提升幸福指数。
二、职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明确职责,。
(一)党委政府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导者。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党委政府统揽。
(二)企业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责任主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是是责任主体。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首先要和谐,体现以人为本。劳动关系(三)工会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协调主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会。
(四)职工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撬动主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职工既是参与主体,也是受益主体和评价主体。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力大小,取决于职工的参与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生命力强弱,取决于职工的受益率、满意度。
三、和谐劳动关系的实现必须要强力
(一)建立目标引领机制。怎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党委、政府应该有一个,同时要配套出台强制性的推进文件,使这项工作有目标、有方向、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能监督。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动力和压力,工会才有依据。
(二)强化监督检查机制。有关部门要组织经常性的劳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加大整改和督办力度,严格责任追究,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劳动法律法规。
(三)健全评比表彰机制。对和谐劳动关系搞得好的企业,可定期进行总结表彰,及时给予荣誉鼓励、经济奖励和政策优惠。同时,与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和“五一”劳动奖状的评选工作进行挂钩,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有力的政策导向。
(四)完善评价否决机制。党委、政府应该制定一个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评价标准,对评价较低的企业,在评优评先时实行一票否决;对评价较低的有关领导要进行诫勉谈话,实行责任追究。
(五)落实总结交流机制。要培养和选树一批创建活动的典型,及时召开交流会,总结推广带有前瞻性、指导性和普遍推广意义的典型经验。坚持以点带面,用典型打开局面,推动创建活动的创新发展。
四、源头工会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的主体,。()()()强化平等协商源头。紧紧抓住协调劳动关系的“牛鼻子”,签订好“四个合同”,即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合同、安全专项合同和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合同,努力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协约”。要通过谈判达成共识,使劳资双方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履行自己的职责,用合同促进和谐,用和谐。
()强化民主管理源头。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权,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共同约定”。
()强化厂务公开源头。大力推进阳光厂务公开,企业要把容易引发不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向职工公开,把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原原本本告诉职工,从而增强劳动关系的和谐。五、突出作用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和表达者,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要突出发挥好“五个作用”。
(一)发挥动员作用。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是企业经济的发展。职工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要条件。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就要发挥工会的建设职能,通过组织职工开展一系列的经济建设和劳动竞赛活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潜能,投身于企业的和谐发展之中。
(二)发挥凝聚作用。和谐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企业全体职工在精神上、文化上有较大的共融性和一致性,其企业的价值观、文化和企业的规章制度被大多数职工认同和遵守。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就要充分履行教育职能,发挥工会的特点和优势,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发挥疏通作用。民主是和谐发展的动力,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工会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承担者,工会参与和谐企业的创建,就是要充分履行自己的参与职能,疏通基层民主渠道、保护职工民主权利,建立民主参与机制,让职工在民主的环境中体现相互尊重、团结友爱,达到人与人的和谐,企业与人的和谐,经营者与劳动者的和谐。
(四)发挥稳衡作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本质要求,也是工会组织履行基本职责的主体实践。工会要突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