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机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省级地方标准规范编制说明.doc

发布:2018-04-09约3.0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有机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省级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根据赣质技监标发 [2006]15号《关于下达 2006年度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有机农业生产现状和加工企业的需要,《有机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制定由万载县科技局、万载县农业局共同承担。承担单位高度重视,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了课题组。课题组认真填写了《有机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项目申报书,同时阐述了制定标准的目的意义、技术内容、工作进度、计划等,该标准于 2006年 2月份开始进入具体实施运行阶段。 2 、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我县从 1999年开始发展有机农业,至今已有 8个年头,有机生姜的种植和加工踏着有机农业的脚步同样得到了壮大和发展。有机生姜已成为我县有机种植的主导产品之一,其加工产品已销往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外市场。 任何产品的生产、流通和管理都应以标准为基础。随着我省有机食品事业的不断发展,有机食品标准也应与时俱进,紧跟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动态。《有机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制定非常重要,它对提高我国生姜加工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规范有机食品原料市场、繁荣加工产品商贸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指导有机生姜生产,使我省有机生姜生产技术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更好地适应我省有机食品生产的发展,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制定《有机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很有必要。 3 、编制过程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从 2006年 2月份开始,由万载县科技局、万载县农业局共同承担。在拟订标准编制工作进度后,进行课题调研,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先后查询了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相关标准,并收集了本县近几年有机生姜生产技术资料。在上述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经过试验示范、总结分析整理,于 2007年 2月起草完成了《有机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征求意见及编制说明。 4 、编制原则和依据 编制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的原则,尽可能与国际性标准接轨,注重了标准的可操作性,严格按 GB/1.1-2000的最新版本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主要参照 EU2092/91《欧共体有机农业条例》、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92《灌溉水质量标准》、以及《日本有机农产品标准》、《美国有机农业条例》,结合我省近几年有机生姜生产的实际,编制了《有机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 5 、各项指标的确定和依据说明 5.1 范围 范围部分按照 EU2092/91《欧盟有机农业条例》中规定的从产品的基地选择、农事管理直至运输、贮藏、销售等全过程。 5.2 引用标准 有机食品是一个新的学科,国内尚未制定相关的有机食品标准。在操作上,我们尽量按国际标准进行生产,涉及到相关内容的,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等都是使用国内标准。 5.3 术语和定义 缓冲带 :为使常规地块的农药不漂移到有机地块而在有机地块和常规地块之间设置的缓冲区域。 土壤转换期 :从开始向有关认证机构申请有机认证之日起至获得认证决定的时间,而且中途不能间断认证,一般要求经过三年的土壤转换期,才可视为有机地块。 5.4 配套技术 5.4.1 种子处理:结合本县农民种植的实际情况和气候条件,没有进行催芽,而是进行了晒种杀菌。 5.4.2 在病虫防治和肥料条款中,是按照欧共体有机农业条例 EU2092/91的要求,结合本县的养殖业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法,进行了组装。删除了一部分在实践中不容易做到或者还没有推广的农业技术。比如释放害虫天敌和以矿物质为原料的杀虫剂、火焰喷射除草等。 5.4.3 关于灌溉部分:根据我县在长江以南的气候特点, 4-6月均属于多雨季节,无需灌溉,反而要注意排水除渍。在 6-9月份才需根据实际情况灌溉,故灌溉部分没有多加阐述。 5.4.4 关于追肥部分:由于我县的生姜都是以加工企业统一收购外销为主,原料要求较嫩,不能有粗纤维。因此,我县的生姜大多在 10底之前就可收购完毕,这就缩短了生姜的生育期。所以,根据我县实际情况,追肥就只有 2次,即苗期和生长期,省去了生姜膨大期间的追肥。 5.4.5 栽培技术中,主要是根据本年度的试验数据进行整合,包括施肥量、种植密度。 6 、关于引用试验方法标准 本标准中涉及到田间试验方法要求,均有相应国家标准,本标准直接引用。 7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没有冲突。 8 、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意见分歧情况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没有重大分歧。 9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9.1 随着《有机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必将使我省有机生姜栽培技术上一个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