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物质的酸碱性.doc.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1.2 物质的酸碱性
【文本解读】
本节位于第一章第二节,介绍物质的酸碱性,酸碱的涵义以及物质酸碱性的测定方法。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是两类基本的物质,教材从这两种物质对生活的重要性入手,只要求学生对物质的酸碱性,酸碱的概念建立起初步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要再加深,本节在这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第三、四节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酸性、碱性的概念,了解酸、碱的概念。
2.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酸碱指示剂与PH试纸的介绍,了解检验物质酸碱性与测定物质酸碱度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举例分析,认识酸和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了解酸、碱的概念。
难点:区分酸性溶液与酸的溶液,碱性溶液与碱的溶液;区分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检测方法。
【预学任务】
寻找生活中的酸性、碱性物质。
复习离子的书写,常见的离子符号:氢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等。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讲述:我们经常接触的物质中,有的具有酸性有的具有碱性。
提问:请你说说下列物质,哪些具有酸性,哪些具有碱性?
食醋、胃液、柠檬、石灰水、肥皂、牛奶
学生活动
说明:食醋是一种酸溶液,它有酸味,具有酸性。
学生思考1:食醋、胃液、柠檬汁是不同的物质,为什么他们都具有酸性?
学生思考2:实验室中哪些物质具有酸性?
设问:怎么样的物质叫做酸?
引出:酸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介绍电离: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举例:盐酸、硫酸、硝酸的电离方程式。
分析:NaHSO4 、NH4HCO3 、H3PO4属于酸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与讨论:酸性溶液是否是酸的溶液?
归纳:①酸的溶液显酸性 ②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属于酸的溶液
介绍强酸、中强酸、弱酸。
出示:常见的碱KOH、NaOH、Ca(OH)2、Ba(OH)2 、Cu(OH)2、NH3·H2O等
出示:KOH、NaOH、Ca(OH)2、Ba(OH)2的电离方程式
思考:它们电离出来的离子有什么共同点?
引出: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 化合物。
学生判断:MgOHCl 与Cu2(OH)2CO3 属于碱吗?
简要介绍碱的分类:可溶性碱与难溶性碱。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本节内容(一)
(第二课时)
引入:你能判断以下食物哪些是酸性,哪些是碱性的吗?你是如何判断的?
设问:你用什么方法测定物质的酸碱性?
学生活动:
引出:酸碱指示剂: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
出示:常见指示剂及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指 示 剂 酸 性 溶 液 碱 性 溶 液 石蕊试液(紫色) ?红色 ?蓝色 酚酞试液(无色) ?无色 ?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 ?不变色 红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 ?蓝色 学生阅读:P8自制酸碱指示剂,请个别学生演示。
思考:什么是酸雨?盐碱地里为什么很多植物都无法生长?
引出:生产与生活中,有时需要测定物质的酸碱性强弱程度。
介绍pH
pH :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范围:在0~14 之间。
pH越低,酸性越强;pH 越高,碱性越强;pH 等于7 的物质呈中性。
测定方法:pH试纸与酸度计
介绍pH试纸的使用方法,并演示。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
滴在pH 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
学生思考:(1)酸性溶液加水稀释PH值怎么变化?碱性溶液呢?
(2)能不能直接将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测定PH值?能不能先将PH试纸湿润后使用?为什么?
学生活动:
思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
归纳: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定量测定酸碱度),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定性测定酸碱性)。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本节内容(二)
【板书设计】
一、酸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的溶液≠酸性溶液
二、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 化合物。
碱的溶液≠碱性溶液
三、酸碱指示剂
1)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 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3)作用: 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四、溶液酸碱性德强弱程度 ( pH pH试纸)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分两课时进行,对于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分析的较为透彻,总体效果良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