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检验指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固定定式压力容器制造过程的检查验收准则、检验方法、检验用量具等内容。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固定式压力容器的质量检验。
引用标准
GB150 -1998 钢制压力容器
JB/T4746-2002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
TS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司编 压力容器制造质保手册及焊接工艺、结构工艺
总则
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由下料工序开始填写“质量传递卡”;
封头、筒节检验分别填写“封头检查卡”“筒节检查卡”,每个封头填写一张“封头检查卡”,每个筒节填写一张“筒节检查卡”。
筒体组装应填写“组装检查卡”。
检查卡填写要规范,签章要齐全,不包含的检查项应打“/”。
主要工艺流程
材料验收 筒节下料 机加坡口 筒节组对 焊接 无损探伤 封头筒体组对 焊接
封头入厂验收
无损探伤 管孔划线开孔 管座组对 焊接 水压试验 气密性试验
基本要求
焊工必须持有相应等级的资格证书;
每道工序均须自检、专检,经检验合格、签章齐全方能转入下道工序;
筒体及管座的组对焊接应符合GB150《钢制压力容器》和《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公司编有的关文件的规定。
焊缝附近应按规定打上焊工钢印代号。
装配过程中严禁在非引弧面上引弧。
检查用量具须按规定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本工艺要求与专业技术标准相矛盾时,以专业技术标准为准。
水压试验完毕后,各管座德法兰密封面应涂抹黄甘油,并用封板封住。
用户有特殊包装要求的,按合同要求执行。
附录
压力容器检验工艺卡
检 验 工 艺 卡
工序
名称
序
号
检查项目
标准及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频次
记录要求
一、
封
头
检
查
一、
封
头
检
查
1
标记移植
移植项目齐全、清晰并圈明
核对标记内容。内容包括:材质、规格、材料检号、封头编号、检验员代号
全检
封头检查卡
2
直径偏差
DN
δn
公差
用钢卷尺测量测直边部分等距离分布的四个直径,取平均值
全检
封头检查卡
300≤DN<600
2≤δn<4
±1.5
4≤δn<6
±2
6≤δn<16
±3
600≤DN<1000
4≤δn<6
±2
6≤δn<10
±3
10≤δn<22
-3~+4
1000≤DN<1600
6≤δn<10
±3
10≤δn<22
-3~+4
22≤δn<40
-4~+6
1600≤DN<3000
6≤δn<10
±3
10≤δn<22
-3~+4
22≤δn<60
-4~+6
3000≤DN<4000
10≤δn<22
-3~+4
22≤δn<60
-4~+6
大于4000
按JB/T4746-2002执行
检 验 工 艺 卡
3
椭圆度
不大于0.5%Di,且不大于25mm
封头切边后,用钢卷尺在直边部分等距离测量四个内径值,以最大值减去最小值的差
全检
封头检查卡
当δs/ Di<0.005,且δs<12mm时,不大于0.8%Di,且不大于25mm
4
内表面形状偏差
外凸≤1.25%Di/,内凹≤0.625%,Di为设计内直径
用弦长等于内径的3/4Di的内样板检查
全检
封头检查卡
5
直边高度允差
(-5~+10)%h , h为直边高度
用钢卷尺、直尺测量
全检
封头检查卡
6
总深度(高度)允差
(-2~+0.6)%Di
用直尺(细钢丝)在封头端面任意两直径方向放置直尺或拉紧的钢丝,在交点处垂直测量
全检
封头检查卡
7
表面质量
表面压痕深度≯0.5mm时,应进行修复,超过规定时,要用相应的焊接工艺补焊后修磨,并使修磨范围内的斜度至少为3:1。
目测。必要时用钢板尺。
全检
封头检查卡
8
成形厚度
不小于封头名义厚度减去钢板的偏差;
当图样有规定按图样验收
沿封头端面圆周0°,90°,180°,270°用超声测厚仪测量,
全检
封头检查卡
9
拼接焊缝
符合标注要求
焊缝检验尺,目视
全检
封头检查卡
二、
筒
节
下
料
1
标记移植
移植项目齐全、清晰并圈明
核对标记内容。内容包括:材质、规格、材料检号、封头编号、检验员代号
全检
筒节检查卡
2
直线度
应不大于壳体长度的1‰
用钢卷尺测量
全检
筒节检查卡
3
长度尺寸
应不小于300mm
用钢卷尺测量
全检
筒节检查卡
4
表面质量
表面压痕深度≯0.5mm时,应进行修复,超过规定时,要用相应的焊接工艺补焊后修磨,并使修磨范围内的斜度至少为3:1。
目测。必要时用钢板尺。
全检
筒节检查卡
检 验 工 艺 卡
工序
名称
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