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祖庙 城中的圣域 艺术的殿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佛山祖庙 城中的圣域 艺术的殿堂-旅游管理
佛山祖庙 城中的圣域 艺术的殿堂
文·图/姚德荣
佛山是一座经济发达,繁荣富庶的现代化时尚之城,经济实力位于全国众多城市之前列,又兼人文鼎盛,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唐宋时期,佛山就成为了我国南方的商贸重镇。古籍记载:“诸宝货南北互输,以佛山为枢纽,商务益盛。”到明清时期,佛山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合为“中国四大名镇”。后来又与京城、汉口、苏州合称为“天下四聚”。佛山今日的辉煌和古代的繁华,乃是一脉相承,是历史与文化的延续,也是精神与智慧的传承。佛山现代城市旅游正是根植于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和发达的经济中并日日成长。
祖庙—岭南新天地 ,现代与古典的完美融合
佛山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城市文化休闲区祖庙—岭南新天地片区,高楼林立,商业、工业、住宅、休闲购物等区域组成了一幅壮观的都市图画。在洋溢着现代商业气息的城市里分布着一些古老的历史建筑和街道,这些历史文物建筑已成为这座城市传统文化的精粹代表,是佛山千年历史名城和古代商业重镇的缩影,从这里,人们可以窥见昔日古镇的繁华。这里分布着包括佛山圣域祖庙,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古街东华里等众多具有典型岭南民居风格的珍贵历史建筑,在保留历史建筑原有风情的基础上,休闲区注入现代时尚的元素。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在这里纵横交错,互相交融,漫步其间,既可以遨游于佛山历史文化的艺术氛围中,又能充分享受现代商业的浪漫与繁华。有人在中秋之夜,面对一轮秋月,在此发出思古之幽情:“今人寻古月,古月照繁华;岁岁街相似,年年人不同。”这样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互相交融的、互相渗透的旅游休闲区,是佛山城市旅游的标志。
祖庙,佛山城市的神圣殿堂
而地处城市文化休闲区的核心建筑——北帝神庙(俗称祖庙),则是佛山城市的灵魂,是佛山历史的精华沉淀,亦是佛山现在与未来城市旅游发展的根基。佛山所有古代的、现代的成就,皆与祖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祖庙始建于宋朝,到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祖庙的紫霄大殿里供奉着真武大帝,俗称“北帝”。传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夺取政权时受到真武大帝的相助,于是,真武帝成为皇权的保护神。佛山祖庙因此受到皇帝的格外重视,明景泰二年被敕封为官祀神庙“灵应祠”。祖庙建筑布局精巧,结构严谨,并有着精妙绝伦的建筑装饰艺术,既是供人朝拜的神庙,又是艺术的殿堂。现在,请随笔者的笔墨来一番身与心的深度体验吧。
麒麟双佑,二龙戏珠
佛山祖庙路上,高楼耸立,车水马龙,一派繁华盛景,当中有一牌坊古雅灵动,上有“日浴”、“月浴”的字样,让人有穿越的冲动,这便是祖庙的大门。入门,豁然开朗的三维空间,有两个麒麟在广场中央傲然而立,须发上扬,顶星戴日,不怒自威。并由此构建了一种气场,在这种气场中隐隐感觉到一种神圣与庄严。麒麟是中国古代的瑞兽,其外表刚健雄威,内在富于宽容智慧。据说,麒麟所到之处,一切邪恶避之尤犹恐不及,故而会给地方带来吉祥。麒麟后面,是一个精美的陶塑琉璃双龙璧,壁上呈双龙戏珠之图案,造型灵动,栩栩如神,一龙在云里盘旋,一龙在海里扬波,互相照应。龙壁的四周镶嵌红米石,上设绿色琉璃瓦遮盖。整个石壁远观庄重大气,色彩斑斓,近观雕琢精美,是佛山陶塑的代表之作。绕过石壁,见一红色高墙南北延伸,极富纵深感,墙壁设藏红色,古朴大气,给人以神墙似海的感觉,中有一门,这是进入主殿的一道门。之所以如此设置,目的是让人调整内心,以一种恭敬虔诚的心境入殿观瞻。
灵应牌坊,光映万福
穿过红墙就算是进入了主殿区,眼前是一片空旷开朗,一个金色精巧的舞台闪现在眼前。这便是祖庙一宝万福台。万福台是个古粤剧戏台,此台建于清顺治十五年,距今有350年的历史,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装饰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古戏台。万福台在粤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演戏酬神是祖庙的传统。每逢节日,万福台都会上演精彩的粤剧,一是以戏供养神灵,感谢祖庙的真武北帝给佛山带来平安与富足;二是让百姓欢聚一堂,共度欢乐。我凝视空空的舞台,好像看见此处正在上演着美妙的粤戏,刀光剑影,长袖飞舞,婉转音符,飘渺回荡。几百年的舞台是有灵性的,是会留下表演者的痕迹,以一种无形的显现勾起观者的想象。
与万福台遥遥相对的,便是祖庙的灵应牌坊,乍一看,就有一股威严的气势扑面而来,让人心中升起敬意。牌坊上面,天空洁净,蓝天深邃,白云在牌坊上空舞动,恍惚间好像到了南天之门。绿色的琉璃瓦构成牌坊飘逸的屋檐,呈现典雅之风,分三层飞跃而出,似要带领牌坊腾空而起,散发一种向上昂扬的气势。檐下红色斗拱层层叠叠,纵横交错,构成极为复杂但其形态又极为美观的式样,其结构和造型的精巧实在是古人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其下十二根石柱有序排列,撑起牌坊巍峨雄伟的内在空间。屋檐之下,正反两面牌匾上分别书“灵应”和“圣域”四个金色大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