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数学竞赛解题方法篇(不等式).doc

发布:2017-03-21约4.34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数学竞赛中不等式的解法 摘要:本文给出了竞赛数学中常用的排序不等式,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和切比雪夫不等式的证明过程,并挑选了一些与这几类不等式相关的一些竞赛题进行了分析和讲解。 希望对广大喜爱竞赛数学的师生有所帮助。 不等式在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其证明的困难性和方法的多样性,而成为竞赛数学中的热门题型.在解决竞赛数学中的不等式问题的过程中,常常要用到几个著名的代数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本文就将探讨这几个不等式的证明和它们的一些应用. 1.排序不等式 定理1 设,则有 (倒序积和) (乱序积和) (顺序积和) 其中是实数组一个排列,等式当且仅当或时成立. (说明: 本不等式称排序不等式,俗称倒序积和乱序积和顺序积和.) 证明:考察右边不等式,并记。 不等式 的意义:当时,S达到最大值.因此,首先证明必须和搭配,才能使S达到最大值.也即,设且和某个搭配时有 (1-1) 事实上, 不等式(1-1)告诉我们当时,调换和的位置(其余n-2项不变),会使和S增加.同理,调整好和后,再调整和会使和增加.经过n次调整后,和S达到最大值,这就证明了. 再证不等式左端, 由及已证明的不等式右端, 得 即 . 例1 (美国第3届中学生数学竞赛题)设a,b,c是正数,求证:. 思路分析:考虑两边取常用对数,再利用排序不等式证明. 证明:不妨设,则有 根据排序不等式有: 以上两式相加,两边再分别加上 有 即 故 . 例2 设a,b,c,求证:. 思路分析:中间式子每项都是两个式子之和,将它们拆开,再用排序不等式证明. 证明:不妨设,则 且 根据排序不等式,有 两式相加除以2,得 再考虑,并且 利用排序不等式, 两式相加并除以2,即得 综上所述,原不等式得证. 例3 设,而与是的两个排列. 求证:. (1-2) 思路分析:已知条件中有两组有序实数,而式(1-2)具有“积和”形式,考虑使用排序不等式. 证明:令 (r=) 显然 因为 , 且 由排序不等式 又因为 所以 且(注意到0) 故 故 原式得证. 2.均值不等式 定理2 设是n个正数,则称为均值不等式. 其中,   , ,  ,   分别称为的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均方根平均数. 证明: 先证 . 记 ,令 , 则 原不等式 其中 取 使 则 由排序不等式,易证 下证 因为 ] 所以   . 从上述证明知道,当且仅当时,不等式取等号. 下面证明 对n个正数,应用 ,得 即 (等号成立的条件是显然的). 例4已知,求证:. 证明:由于 ,, 有 从而 下证 , 即 。 又因为 ,等号在x=(这时y=)时取得 所以        . 例5(IMO)设a,b,c是正实数,且满足abc=1. 证明: 证明:令 ,其中x,y,z是正实数,将原不等式变形为 (2-1) 记 , 注意到u,v,w任意两个之和是一个正数,所以它们中间至多有一个负数. 如果恰有一个负数,那么,(2-1)式成立. 如果这三个数都大于0,由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 同理可证,, 于是 即 ,(2-1)式得证. 例6 已知,且. 求证:. 思路分析:左边各项形式较复杂,首先将其化简为. 左边为和的形式,但其各项之和难与右边联系,利用算术平均大于几何平均难以求证,而左边各项可看为倒数形式,尝试用调和平均. 证明:不等式左边化为 , 对,利用有 即 所以 . 3.柯西不等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