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房间隔缺损.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各超声切面对VSD观察要点 左室长轴: 缺损的位置 缺损与主动脉瓣右冠瓣的关系 对某些位置的VSD由于角度的关系,量VSD分流频谱的理想切面 大动脉短轴 是判断VSD位置最常用的切面 明确VSD与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的关系 观察VSD与三尖瓣隔叶的关系 测量VSD分流血流频谱 四腔心切面: VSD与三尖瓣隔叶的关系 VSD与三尖瓣腱索的关系 是观察假性膜部瘤及其破口情况的理想切面 五腔心切面: VSD残端距主动脉瓣的长度,主动脉瓣情况 剑下短轴及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 鉴别是否为干下VSD的理想切面 鉴别右室流出道狭窄及VSD的理想切面 鉴别诊断 法洛四联症 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室流出道 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室流出道或右心室 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室流出道或右心室:分流起自破口处,多为双期连续分流血流信号;而室间隔缺损则为收缩期左向右的分流。 右冠窦呈囊带样膨出,其上可见破口,破口处见彩色分流血流束。 无冠窦呈囊袋状膨出,瘤顶部可见回声失落,CDFI显示主动脉血流通过破口处向右房分流。 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室流出道为双期连续分流血流信号;而室间隔缺损则为收缩期左向右的分流 a波位于心电图P波之后,心房收缩使得肺动脉瓣出现短促运动,其大小和深度与呼吸及肺动脉压密切相关。b波代表肺动脉瓣收缩期的开放点,右室开始射血。c点代表肺动脉瓣开放到最大幅度。bc段肺动脉瓣从开放到达峰段。d点代表右心室射血末期肺动脉开放点。cd段右心室射血期,肺动脉瓣保持开放状态,由于肺动脉主干向前移位,故该段不是平直的,而是稍向前。e点肺动脉瓣关闭点。be段为右心室射血期,即肺动脉瓣开放至关闭点之间的时间。f点新房收缩前肺动脉瓣的位置。 右心室增大,右心室流出道增宽,左心室基本正常或略变小。左室短轴切面,右心室增大;心尖四腔心切面,右房、右室增大,室间隔向左侧膨出,三尖瓣环扩大 取样容积置于缺损口的右房侧,可记录到舒张期频移幅度大,频谱宽且充填的湍流频谱。频谱形态呈双峰或三峰波,占据收缩期和舒张期,最大分流速度为100-130cm/s。 * 正常成人:30-70cm/s,儿童50-80cm/s。 * 正常血流速度成人:60-90cm/s,儿童70-110cm/s。 * 正常时,从外周经脉注入造影剂后,即可于右房、右室及肺动脉内见到造影剂回声,若造影效果好,则可见浓密的云雾状造影剂回声充填。而左房内绝无造影剂回声出现。房缺时,由于左房压力高于右房,可在由浓密云雾状回声充满的右房内 ,于缺损口处见到不含造影剂的暗区,这就是由作坊向右房分流的血液造成的“负性造影区”;嘱病人做Valsava动作以增加右房压,此时造影剂经缺损处有右房进入左房。 M型超声心动图表现 M-mode echocardiography 二尖瓣前叶波群 VSD 正常 M型连续扫描图像 VSD 正常 心室波群 VSD 正常 由于容量负荷增加,左室内径明显增大,室壁运动及收缩期增厚率明显增加 1、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连接处回声中断。 2、左房、左室增大。 3、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博幅增大。 M型特点 B 型超声心动图表现 B-mode echocardiography 左室长轴切面图 VSD 正常 动 心尖五腔心切面图 VSD 正常 动 心底短轴切面图 VSD 正常 观察VSD最常用,较理想的切面,可显示膜周部和漏斗部缺口。 动 间接征象 肺动脉内径增宽 右心室增大,右室壁增厚 1、直接征象 室间隔有缺损口。 2、 间接征象 1) 左房、左室增大。 2) 右心室增大 3)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增宽。 B型特点 彩色血流频谱图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左室长轴切面图 VSD 正常 动 心底短轴切面图 动 VSD 正常 动 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图 VSD 动 心尖五腔心切面图 VSD 正常 Color特点 1、直接征象:彩色血流穿过室间隔缺损处 左向右分流: 色彩鲜亮、五彩镶嵌色 右向左分流: 色彩黯淡、多为单色。 2、间接征象: 二尖瓣、肺动脉血流色彩鲜亮。 多普勒血流频谱图 Doppler spectrum 缺口处频谱 VSD 肺动脉口频谱 VSD 正常 二尖瓣口频谱 VSD 正常 直接征象 1、在缺口的右室侧可录及左向右分流 的高速湍流频谱,最大血流速度可 4m/s。 2、大的缺损在缺口处可以检测到双向 分流频谱,最大血流速度均较低, 2m/s。 间接征象 二尖瓣、肺动脉瓣血流速度增大;主动脉瓣、三尖瓣血流速度减小。 Doppler特点 超声造影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 B型造影图 单纯膜部室缺 室缺分型 单纯膜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