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单元第四课第四课时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费》-课件.ppt

发布:2018-11-08约2.36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活动一、感受 科技的力量 结论: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 列举我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成果 我国公民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是多少 ?结合中国近代历史,谈长此以往的后果。 怎么办? 活动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活动三、科教兴国——我们的必然选择 科教兴国战略 畅谈自己的科学理想,为实现理想,现在怎么做?(也可结合我们宁波市的经济和科技状况来谈) 1、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2、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 分组探究: 结合书上58页事例你知道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使用过哪些通信方式吗? 究竟是什么引起了通信方式的变化? 18世纪下半叶 蒸汽机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 化工 电力 内燃机 20世纪下半叶 信息技术 三次科技革命 突飞猛进的世界科技革命 科学技术对以下各领域的作用: 经济发展: 人类生活: 社会进步: 分组探究: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会引起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袁隆平是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两位科学家之一,他提出水稻杂交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新突破,多年来,杂交水稻累计增产5000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万人,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2006年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太阳”有报道称,“人造太阳”将为人类未来建造工业应用的聚变电站搭起一座桥梁,届时,它将为人类提供无穷多的清洁能源,世界将不再为石油而战。让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等离子体发生聚变反应产生巨大的能量。据介绍,从1升海水中提取的氢的同位素,实现聚变反应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300公升的汽油。从聚变实验到聚变反应堆、到建成聚变电站应用,为时可能更长,也许要到下一个世纪才能看到 2004年我国曙光4000A研制成功以及成功应用,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研制10万亿次商品化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曙光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气象、石油勘探、飞船发射等众多领域,实实在在为国民经济提供着服务。 列举我国与发达国家 在科技方面有差距的领域 2006年10月2日至4日,2006年诺贝尔奖的3个自然科学奖陆续公布。美国科学家再次囊括同一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截止目前,美国人共有290人获得此奖,其中自然科学方面有210多人。 诺贝尔奖 科学奖项 ①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 ②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安德鲁·法尔。 ③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克雷格·梅洛。 ④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 ⑤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翰·马瑟。 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结论:这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必要性 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 开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 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你怎么看待60页的 两个观点? 观点一 PK 观点二 结论:观点二正确, 观点一是片面的,也有合理性,经济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看待事物一分为二) 1 经济发展 2 科技发展 3 人才竞争 教育(根基) 依靠 依靠 依靠 启示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的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 实现现代化就是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的轨道上来 结论: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小品展示:招 聘 地点: 某某服装公司 人物:老板、三名打工仔(其中一名 本科生、一初中生和一名小学肄业生) 故事提示:应聘的难易程度、应聘的岗位和待遇区别 结论:教育涉及千家万户, 教育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启示:接受良好的教育、有知识的人能获得 良好的就业机会,而没有知识的人找不到 好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 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加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措施: 1、加大教育、科技投入; 2、注重教育改革和科技创新; 3、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1、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从去年开始推行 “一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