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杨氏之子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会写“梁、惠、诣、乃、曰、禽”6个生字,会认“惠、曰、禽”3个生字。
2.学会朗读文言文的方法,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预习导航】
一、根据停顿的提示,把文章读正确。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二、对词语的理解。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字。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
三、根据注释或查字典,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 乃: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________ 闻:________
四、填空。
本文选自 朝 的《 》,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 至 士族阶层 的小说。本文主要讲述了 的故事。
五、结合注释,试着理解背诵课文。
【课堂探究】
一、按原文填空,并说出所填的词指代的是谁。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父,父不在,乃呼( )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指以示( )曰:“此是( )家果。”
上面填的字分别指代的是: 。
二、这些句子你理解了吗?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
总起全文的作用。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3.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三、联系课文,完成练习。
用原文中的词句来回答。
杨氏之子待人很热情,是从 看出来的;他反应很敏捷,是从 看出来的;他说话委婉而有礼貌,是从 看出来的。
【达标训练】
一、读拼音,写汉字,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liánɡ huì
国杨氏子九岁,甚聪 。
yì nǎi
孔君平 其父,父不在, 呼儿出。
yìnɡ qín
儿 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 。”
二、先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甚聪惠。
2.孔君平诣其父。
3.孔指以示儿曰。
4.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三、仿照下面句子,以四季的水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