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五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
一、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和核心问题
1、什么是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和社会的本质
2、非科学历史观对社会本质的看法:(神学史观、主观唯心主义观、自然主义史观)
3、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二、实践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2、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1、社会是活的有机体;
2、社会运动辩证性质。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一、生产力的构成和性质
1、什么是生产力;
2、生产力构成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生产力的性质: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
第三节 生产关系、经济结构与阶级
一、生产关系的构成
1、什么是生产关系;
2、从静态看生产关系(横向);
3、从动态看生产关系(纵向);
4、生产关系的性质(客观性、历史性、反作用性)
二、经济结构及其功能
1、什么是经济结构;
2、五种社会经济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三、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1、什么是阶级;
2、区分不同阶级的根本标志(依据)
3、阶级与等级的关系;
4、阶级与阶层的区别与联系;
5、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社会政治结构
一、政治结构的基础
1、什么是政治结构;
2、政治结构的核心(为什么)。
二、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1、什么是国家;
2、国家的产生与实质;
3、国家的内外职能;
4、国体与政体及其关系;
5、无产阶级国家。
社会观念结构
一、社会观念结构即思想上层建筑
1、社会观念结构的概念;
2、观念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3、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二、观念结构诸成分及特点
1、艺术 2、道德 3、政治思想 4、宗教 5、哲学
三、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与经济结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
2、具有历史继承性;
3、具有能动反作用(维护或批判、调控)
四、文化及其社会功能
1、文化的概念:(广义与狭义)
2、文化的性质:
时代性、历史性、民族性、世界性
3、文化的社会功能:调控、传承、教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