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编版高三语文高考第1轮复习专题新高考辨析修改病句完整版.pptx

发布:2024-11-13约5.81千字共2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年新高考

辨析修改病句完整版;目

录;;客观选择的形式考查题型。

四个句子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给出一段文字,在语境中进行辨析选择。(2018-2021)

给出一段文字,在语境中进行辨析修改。(2022-2024)

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高考真题体验;高考真题体验;高考真题体验;高考真题体验;高考真题体验;高考真题体验;高考真题体验;高考真题体验;高考真题体验;高考真题体验;高考真题体验;高考真题体验;病句辨析修改的基础;辨析病句基础,学会分析句子成份;考点技法精讲;考点技法精讲;考点技法精讲;考点技法精讲;考点技法精讲;考点技法精讲;【针对训练】

1.下列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

(1)描写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和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济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悠久的历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技法精讲;(10)守株待兔_______________

(11)历史悠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今天星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竞选州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销售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车站旁边____________________

(16)卖书的;短语类型

;一、什么叫句子?;二、句子的类型;2疑问句

就是提出问题的句子,例如:

这是雷声吗?

你为什么不到好妈妈那里去啊?;;;句子语气类型

;(二)按句子内部的构造分类;1主谓句;2非主谓句;(1)动词性非主谓句;;(2)形容词性非主谓句;(3)名词性非主谓句;(4)叹词句;(三)按句子的结构分类;(1)主谓谓语句,;(2)双宾语句。;(3)连谓句。;(4)兼语句;;(5)存现句;;“把”字句;例如:

①服务员不小心把茶杯打破了。

②花匠把空地都种上了鲜花。

③汽车把一棵小树撞倒了。

④把那支笔给我。;(7)被字句;“被”字句表示被动的意义,所以说的往往是不如意的事情。例如:

①他被自行车撞了一下。

②衣服被淋湿了。

;;;“被”字常常用“叫、让、给”代替:

⑥地上的冰叫太阳晒干了。

⑦那些东西让弟弟扔了。

⑧洪水终于给我们制服了,

;考点技法精讲;考点技法精讲;考点技法精讲;考点技法精讲;考点技法精讲;考点技法精讲;那沉睡的大虫醒来后,一下子就

扑倒了一只山羊。;【针对训练】

2.仿照示例,用上述符号法划分下列句子的成分。

示例:他喜欢读书。

(1)良好的习惯往往改变人的命运。

?

(2)那个人把他逼得无路可走。

??

;(3)在人类社会,人们用双手努力地

创造甜蜜幸福的生活。

?

(4)黄浦江江面倒映的灯火十分辉煌。

;考点技法精讲;考点技法精讲;考点技法精讲;考点技法精讲;考点技法精讲;考点技法精讲;高考病句六大类型;病句类型一;;多层定语语序;(2018·天津卷)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多层状语语序;多层状语语序;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定状语位置不当;;;虚词位置不当;;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近日从中国旅游网获悉,国内众多景点已经提高或准备正在提高门票价格,有的景点门票最高涨幅达到60%,2018年人们出游的成本可能会因此提高。;(2018·浙江卷)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并列短语位置不当;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警醒,引人深思。

;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分句位置不当;;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主客颠倒;乐羊子妻的断织、大诗人李白的“磨杵成针”等典故对我们耳熟能详,告诉我们的正式一个“恒”字,持之以恒终有所成。;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