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庆市大学城高中政治 2.2 文化塑造人生说课稿2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发布:2025-03-15约3.0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庆市大学城高中政治2.2文化塑造人生说课稿2新人教版必修3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文化塑造人生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二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第2节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学生能够认识到文化对人生塑造的重要性,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审美情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在多元文化中独立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文化素养,为未来的社会交往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包括文化对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塑造作用。

②掌握文化塑造人生的途径,如教育、社会交往、自我修养等,以及这些途径在个人成长中的具体体现。

2.教学难点,

①深入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内涵,以及如何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

②分析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机制,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对个体发展的深远意义。

③培养学生运用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时,能够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系统)、实物教具(如文化物品、图片、视频等)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文化类教育视频、文化发展历程相关文档、在线文化知识库

-教学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片段,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2.提出问题:观看视频后,提问学生:“你们认为文化是如何塑造我们的人生?请举例说明。”

3.学生回答: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简要点评。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讲解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介绍文化对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塑造作用。

2.分析文化塑造人生的途径:教育、社会交往、自我修养等。

3.结合案例讲解:通过具体案例,展示文化塑造人生的实际过程。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析案例中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小组汇报: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员补充。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2.提问2:如何通过教育、社会交往、自我修养等途径来塑造人生?

3.学生回答: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角色扮演:请学生分组,模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际交往场景,体验文化差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化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拓展: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文化知识,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布置作业(5分钟)

1.请学生以“文化塑造人生”为主题,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文化塑造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2.请学生调查自己所在社区的文化活动,了解不同文化在社区中的传播和影响。

教学时长:45分钟

备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顺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文化现象研究: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现象,如节日庆典、传统习俗、艺术形式等,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名人故事:收集整理国内外文化名人的故事,通过他们的生平和成就,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文化遗址与博物馆: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文化遗址和博物馆,提供参观信息和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文化政策与发展:探讨我国及世界各国的文化政策,分析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提高学生对文化产业的关注。

-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如影视作品、网络媒体等,探讨文化在国际间的交流与融合。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阅读相关书籍,如《世界文化史》、《中国传统文化概览》等,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实地感受文化的魅力。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文化活动,如文化节、文艺表演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文化热点事件,如电影节、音乐节等,拓宽文化视野。

-鼓励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如与外国留学生交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学生可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