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贵廷-石油地质学-12 致密砂岩油气.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Benabentos et al., 2007 ; Reeves, 2007) 采用的地球物理裂缝预测技术主要有:地震干涉属性分析、地震衰减属性分析、分形边缘检测技术、主参数法与裂缝检测、多尺度边缘检测技术、岩石的各向异性与裂缝预测技术等。 地震相干数据体方法 岩石各向异性与裂缝预测 主参数法与裂缝检测 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 致密砂岩裂缝的地震研究方法 主曲率方法 在应用构造主曲率进行判断时,需要确定临界曲率大小。 当岩层受力大于或等于岩石的抗张强度时,岩石中可形成张裂缝。 此时,临界曲率与岩石抗张强度的关系可表示为: 根据构造面上某一点的最大曲率值与临界曲率值的差值大小来衡量岩石弯曲产生的纵张裂缝的相对发育程度。 (Chopra and Marfurt, 2006) 致密砂岩裂缝的地震研究方法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方法 (Smart et al., 2009) 褶皱作用和层间滑动对构造裂缝发育的影响与控制 致密砂岩裂缝的应力场研究方法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方法 不连续界面两侧的局部应力场决定了扩展裂缝遇到不连续界面时是否发生弯曲。 扩展裂缝与断裂(不连续界面)垂直时,由于产生的局部应力场,可将连续界面打开,形成T型裂缝。 扩展裂缝与断裂(不连续界面)呈一定角度时,不连续界面的打开时非对称的,通常形成单向裂缝。 扩展裂缝遇到断裂带内各个不连续界面时,由于局部应力场常会发生弯曲或停止扩展。 借助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构造裂缝的扩展机制,在压裂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Gudmundsson, 2010) 致密砂岩裂缝的地震研究方法 裂缝面密度分布规律的预测 某段地层裂缝面密度预测 预测砂体裂缝较发育区 叠加的厚度超过5米的砂体 致密砂岩裂缝的地震研究方法 源储一体的“三明治”型紧密接触是致密油气的重要有利条件,致密油主要聚集条件为大面积分布的优质烃源岩与致密储层在空间上紧密接触,有利于初次运移。 我国致密油资源潜力巨大,具备良好勘探前景,在鄂尔多斯、松辽、四川盆地等广泛分布,致密砂岩油都已有重大发现,但没有美国巴肯致密油成藏条件好。 寻找最有利的成藏条件 美国巴肯致密油最有利的特征是源储一体的“三明治”组合 * * * * * (Zhang et al., 2008; 邹才能, 2011) 9、致密气活塞式运移、非达西渗流 以非达西渗流为主 毛细管力的活塞式运移 渗透压作用下的泵吸 活塞式运移 毛细管力作用 致密砂岩气石油地质特征 致密砂岩气内涵及石油地质特征 (Guo et al., 2011) 10、烃源岩中异常压力驱动成藏 常规气主要是通过浮力聚集。烃源岩中的异常压力驱动致密砂岩气聚集成藏。 (a) 常规气(浮力聚集) 致密砂岩气石油地质特征 致密砂岩气内涵及石油地质特征 常规气靠浮力 致密气靠异常压力 (b) 致密砂岩气(异常压力驱动聚集) (Stevens et al., 1998; Zou et al., 2012; EIA, 2012) 11、储量规模大、丰度低 致密砂岩气盆地的储量规模一般比较大,像圣胡安盆地,其储量可达8 Tcf;但是,丰度很低,一般不到2亿方/km2。 致密砂岩气石油地质特征 致密砂岩气内涵及石油地质特征 丰度低 储量高 1 Tcf (EIA, 2012) 致密砂岩气资源及分布 致密砂岩气 Asia 最近几年,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对全球致密砂岩气的资源量进行过估算,但结果存在差异: 美国USGS 研究认为,全球已经发现或推测发育致密砂岩气的盆地有70个左右,资源量约为210 万亿m3; Total公司(2006)预计,全球致密砂岩气储量为(310-510) 万亿m3; 世界石油委员会报告,全球致密砂岩气藏资源量大约为114 万亿m3(Raymond等,2007); IEA(2009)报告,全球致密砂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为110 万亿m3。 尽管数据存在差异,但都表明全球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非常巨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致密砂岩气资源及分布 致密砂岩气内涵及石油地质特征 Williston盆地Bakken组地层柱状及剖面示意图 致密砂岩气内涵及石油地质特征 世界上最经典的致密油气田 Bakken 油气田 Bakken组(晚泥盆-早石炭)的致密砂岩和页岩 致密砂岩 巴肯的致密油储层 主要是中巴肯组的灰岩页岩中所夹的致密砂岩 灰岩和页岩夹致密砂岩 中国主要盆地致密油分布 致密砂岩气资源及分布 致密砂岩气内涵及石油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三叠系综合柱状图 致密油气 分布规律 1、鄂尔多斯盆地 广泛分布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三低致密油气 南油 北气或 满盆气半盆油。 2、东部油气田进入开发后期,常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