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州大学实验14综合性实验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模版.doc

发布:2017-04-16约1.4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电子楼402 2012年 5 月 18 日 学院机电学院年级、专业、班电气102姓名夏方舟学号1007300069实验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成绩实验项目名称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波形发生器指导老师郑炜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使用仪器、材料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方法,构成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的方法。 2. 学会波形发生器的调整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 3.学会用Multisim电路仿真调整、分析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 二、实验原理 (1)正弦波产生电路设计   正弦波振荡电路常用的结构有RC移相式振荡器、RC文氏电桥振荡器如图10所示。RC移相式振荡电路结构简单,但其选频性能较差,而且输出幅度不够稳定,输出波形较差,一般只用于振荡频率固定,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因此本实验主要使用RC文氏电桥振荡电路。  (2)方波和三角波产生电路   利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具有上、下门限的迟滞比较器,接入RC负反馈回路就可以组成一个简单的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而改变正反向RC积分时间常数又可构成脉冲和锯齿波发生器。图(2)中电路是一个方波、三角波发生器。其中Uo1输出为三角波,Uo2输出为方波。电路由迟滞比较器和一个RC充放电回路组成,双向稳压管DZ用于限定输出幅度,电阻R3为稳压管的限流电阻。 三、使用仪器、材料 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模电实验箱12双踪示波器13交流毫伏表14数字万用表15函数信号发生器16直流稳压电源1四、实验步骤与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1、 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按图11-1连接实验电路。 接通±12V电源,调节电位器RW,使输出波形从无到有,从正弦波到出现失真。描绘uO的波形,记下临界起振、正弦波输出及失真情况下的RW值, 分析负反馈强弱对起振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调节电位器RW,使输出电压uO幅值最大且不失真,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量输出电压UO、反馈电压U+和U-,分析研究振荡的幅值条件。 用示波器或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fO,然后在选频网络的两个电阻 R上并联同一阻值电阻,观察记录振荡频率的变化情况, 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断开二极管D1、D2,重复2)的内容,将测试结果与2)进行比较, 分析D1、D2的稳幅作用。  5) RC串并联网络幅频特性观察 将RC串并联网络与运放断开,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注入3V左右正弦信号, 并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RC串并联网络输入、输出波形。保持输入幅值(3V)不变,从低到高改变频率,当信号源达某一频率时,RC串并联网络输出将达最大值(约1V),且输入、输出同相位。此时的信号源频率   2、方波发生器   按图11-2连接实验电路。   1) 将电位器RW调至中心位置,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并描绘方波uO及三角波uC的波形(注意对应关系),测量其幅值及频率,记录之。   2) 改变RW动点的位置,观察uO、uC幅值及频率变化情况。把动点调至最上端和最下??,测出频率范围,记录之。   3) 将RW恢复至中心位置,将一只稳压管短接,观察uO波形,分析DZ的限幅作用。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