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2─波形发生器.pptx

发布:2020-04-10约小于1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用集成运放构成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   2. 学习波形发生器的调整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实验重点: 学会波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的调试、测试方法。 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方波发生器 三角波、方波发生器 ;二、实验原理   由集成运放构成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有多种形式,本实验选用最常用的,线路比较简单的几种电路加以分析。 ;三、电路实物图;;;;;;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正弦波振荡器波形;方波发生器 ;方波发生器波形;三??波和方波发生器 ;;五、预习要求    1. 复习有关RC正弦波振荡器、三角波及方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估算电路的振荡频率。   2. 设计实验表格 ;六、思考题 1.为什么在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中要引入负反馈支路?为什么要增加二极管D1和D2?它们是怎样稳幅的? 2.试设计一个RC正弦波振荡电路,fo=1kHz。 ;七、实验报告要求 1. 正弦波发生器    (1) 列表整理实验数据,画出波形,把实测频率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 根据实验分析RC振荡器的振幅条件    (3) 讨论二极管D1、D2的稳幅作用。   2. 方波发生器    (1) 列表整理实验数据,在同一座标纸上,按比例画出方波和三角波的波 形图(标出时间和电压幅值)。    (2) 分析RW变化时,对uO波形的幅值及频率的影响。 (3) 讨论DZ的限幅作用。   3. 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    (1) 整理实验数据,把实测频率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 在同一坐标纸上,按比例画出三角波及方波的波形,并标明时间和电 压幅值。    (3) 分析电路参数变化(R1,R2和RW)对输出波形频率及幅值的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