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限幅滤波法(程序判断滤波法) 限幅滤波法能有效克服因偶然因素引起的脉冲干扰,但无法抑制周期性的干扰,平滑度差。 2. 中位值滤波法 连续采样N次(N为奇数),把N个采样值按大小排列,取中间值为本次有效值。 能有效克服因偶然因素引起的波动干扰,对温度、液位等变化缓慢的被测参数有良好的滤波效果。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控制系统 山东科技大学 则 则 3. 算术平均滤波法 N值较大时,信号平滑度好,但灵敏度低;N值较小时,信号平滑度低,但灵敏度好。一般流量测量N=8~16,压力N=4。 该方法适用于对具有随机干扰的信号进行滤波,该信号有一个平均值,在某一数值范围附近上下波动。 在编制算法程序时,N一般取2的整数幂,以便用移位代替除法求平均值。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控制系统 山东科技大学 4.一阶滞后滤波法(惯性滤波法) 离散化得低通滤波公式: 一阶滞后滤波法对周期性干扰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适用于波动频率较高的场合,缺点是相位滞后,灵敏度低,不能消除滤波频率高于采样频率的1/2的干扰信号。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控制系统 山东科技大学 5. 递推平均滤波法 6. 中位值平均滤波法 7. 限幅平均滤波法 8. 加权递推平均滤波法 9. 消抖滤波法 10. 限幅消抖滤波法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控制系统 山东科技大学 7.3.3 输入/输出软件抗干扰措施 对控制系统将控制条件的“一次采样、处理控制输出”改为“多次采样、处理控制输出”,可有效地消除偶然干扰。 数字量信号输入抗干扰措施 干扰信号多呈毛刺状,作用时间短,利用这一特点,在采集某一数字量信号时可多次重复采集,直至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结果完全一致方为有效;若多次采样后,信号总变化不定,可停止采集,给出报警信号。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控制系统 山东科技大学 2. 数字量信号输出抗干扰措施 输出设备是电位控制型还是同步锁存型对干扰的敏感性相差较大。前者有良好的抗“毛刺”干扰能力;当锁存线上出现干扰时,后者会盲目锁存当前的数据,不论此时数据是否有效;输出设备的惯性(响应速度)与干扰的耐受能力也有关系。惯性大的输出设备对“毛刺”干扰有一定的耐受能力,惯性小的输出设备耐受能力小一些;在软件上,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重复输出同一个数据,且重复周期尽可能小。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控制系统 山东科技大学 7.3.4 程序运行失常的软件抗干扰 克服控制系统死机现象最有效的办法是采用系统加硬件定时器(看门狗WDI)电路,即使有硬件定时器电路后仍然有死机现象,原因可能如下: (1) 因为某种原因,程序混乱后,定时器电路虽然发出了复位脉冲,但程序还来不及发出一个脉冲信号,此时程序再次被干扰; (2) 程序进入死循环,恰好又有定时器监视I/O口上操作指令; (3) 在有严重的干扰时,中断方式控制字有时会受到破坏,导致中断关闭。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控制系统 山东科技大学 冗余技术 指令冗余:在关键的地方人为地插入一些单字节指令(如NOP指令),或将有效单字节指令重复书写。 冗余指令不能太多,以免降低运行速率。通 常在对程序流向起决定作用的指令前插入两条NOP指令(RET, RETI, LCALL, SJMP, JZ, CJNZ, JNC等)。 在对系统工作状态至关重要的指令(如SETB EA之类)前也可插入两条NOP指令。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控制系统 山东科技大学 2. 软件陷阱 指令冗余使“跑飞”的程序安定下来是有条件的,首先“跑飞”的程序必须落到程序区,其次必须执行到冗余指令。第1个条件不满足采取的措施是设立软件陷阱;第2个条件不满足采取的措施是建立程序运行监视系统。 软件陷阱:一条引导指令强行将捕获的程序引向一个指定的地址,使程序从头开始运行或者引向一段专门对程序出错处理的程序。为加强其捕捉效果,一般在它前面加两条NOP指令: NOP NOP LJMP ERR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控制系统 山东科技大学 软件陷阱一般安排在下列四种地方: (1) 未使用的中断向量区 (2) 未使用的大片ROM空间 (3) 表格 (4) 程序区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控制系统 山东科技大学 计算机控制系统 山东科技大学 3. 软件定时器技术 若失控的程序进入“死循环”,通常采用定时器技术使程序脱离“死循环”。 定时器实际是一个计数器。如果程序运行正常,CPU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