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教学设 .pdf

发布:2024-12-14约1.19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名著导读: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全书框架,感知《经典常谈》主要内容。

2.以《经典常谈》为舟,激发经典阅读的兴趣。

3.学习并运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进行有兴趣、有目的、有方法、有专题的阅读。

【重点难点】

1.梳理全书框架,感知《经典常谈》主要内容。

2.学习并运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进行有兴趣、有目的、有方法、有专题的阅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有一本书,叶圣陶先生称它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同学们知

道这本书的名字吗?(生答)

预设:《经典常谈》

师:对,这本书就是朱自清先生给中学生专门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经典常谈》。作者认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希望“读者

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那么今天,我们就带着作者的希冀,走进这本名著《经典常谈》,并学习选择性阅读的

方法。

(板书:名著导读:《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

二、出示目标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1.梳理全书框架,感知《经典常谈》主要内容。

2.以《经典常谈》为舟,激发经典阅读的兴趣。

3.学习并运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进行有兴趣、有目的、有方法、有专题的阅读。

——学生齐读

三、了解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

主战士。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

文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绿》等

四、作品简介

1.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课件展示: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

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

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这本书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产生了很大影响。

2.播放秒懂百科《经典常谈简介》。

五、作者希冀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里说,他写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

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叶圣陶曾说。我们

读《经典常谈》,切不可死记硬背“书籍名,作者名。作者时代,书籍卷数”这类“不能叫

学生得到真实的受用”的知识,要注重了解“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于该书有什

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因这本书的导引,去接触古书”

《读〈经典常谈)》)。同学们读了(经典常谈》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这

正是朱自清在书中寄寓的殷切希望。

六、他人评价

吴小如(著名书法家、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先生一向在发扬、介绍、修正、推进我国传统文化上做功夫,虽说一点一滴、一瓶一钵,

却朴实无夸,极其切实。再加上一副冲淡爽旷的笔墨,往往能把顶笨重的事实或最繁复的理

论,处分得异常轻盈生动,使人读了先生的文章,不惟忘倦,且可不费力地心领神会。这本

《经典常谈》就是我这话一个确切的明证。

钱伯城(古典文学研究家、编审):

书中随处可见那一时代学者共有的产谨的治学方法,并不时闪现真知灼见。他的文化观,

历史观,不拘守一家之说,新旧兼容,通这平和,足以给后学者有益的启示。

七、艺术特色

学生阅读教材“导读”2——4自然段归纳:

1.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摈弃一味“尊经”“崇古”的旧习,实事

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化。

2.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全书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

不蔓不枝。

3.不“板着脸说话”,也不平铺直叙,而是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常有引人人胜

之处。

八、目录概览

《经典常谈》共13篇。目录如下:

1.说文解字第一2.周易第二3.尚书第三4.诗经第四5.三礼第五6.春秋三传

第六(国语附)7.四书第七8.战国策第八9.史记汉书第九10.诸子第十11.辞赋第

十一12.辞赋第十一13.文第十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