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统计汇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统计汇总 第一节 统计汇总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节 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 统计汇总技术 第一节 统计汇总的意义和内容 统计汇总的意义 传统意义上的统计汇总是指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把总体单位以及其各个方面的标志表现分别进行综合加总,最终得到总体指标的过程。具有功能性、过程性、结果性等特性。 统计汇总内容 总体单位个数方面的汇总,或者叫次数、频数的汇总。 绝对数值的汇总。 平均数和相对 第二节 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 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也称纵向汇总方式,是指按一定的统计管理体制,将统计资料自下而上进行汇总的方式. 常用的统计汇总形式有:逐级汇总、集中汇总、综合汇总。 1、逐级汇总: 是按照一定的统计管理体制,将统计调查资料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并逐级上报,直至最高机构。我国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主要采用这种汇总形式,一些专门调查也常采用这种形式。 逐级汇总的优缺点: 优点: (1)有利于就地审查核对资料,便于及时更正。 (2)能及时满足各级管理对统计资料的需要。 (3)有利于发挥各级统计部门的作用,充分利用其优势。 缺点: (1)汇总的层次多、费时。 (2)反复转录资料,发生登记性误差的可能性较大。 (3)不适用于对保密性资料的汇总。 2、集中汇总 是指将统计调查资料直接集中到组织统计调查的最高机构或某一级的统计机构统一汇总。可分为:越级汇总和超级汇总。 越级汇总: 是指在自下而上的汇总过程中,越过一定中间层次而进行的汇总。介于逐级汇总和超级汇总之间。 超级汇总: 是在自下而上的汇总过程中,越过一切中间层次,将统计调查资料由基层直接上报到组织统计调查的最高机构统一汇总。 集中汇总的优缺点 优点: (1)缩短汇总时间,适用于时效性要求高的统计 查,如快速普查、重点企业快速电讯报告等资料的汇总。 (2)汇总的层次少,发生登记性误差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3)便于利用某级机构的汇总优势。 (4)便于特殊资料的保密。 缺点: (1)原始资料如有差错,不能就地及时更正 (2)汇总资料不能满足各级管理的需要 (3)不便于充分利用各级统计资源。 3、综合汇总 综合汇总是将逐级与超级汇总两种形式结合使用的方式。即将各级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统计指标实行逐级汇总,同时又将全部原始资料集中到最高机构超级汇总。 我国人口普查资料的汇总曾采用这种组织形式。 综合汇总兼具逐级汇总与超级汇总的优点,但耗费较大。 第三节 统计汇总技术 一、统计汇总技术的概念及汇总步骤 (一)统计汇总技术的概念 统计汇总技术也称横向汇总法,是指将同级单位的统计调查资料进行汇总的方法。它分手工汇总技术与计算机汇总技术。 (二)统计汇总的步骤: 1、设计汇总方案:汇总方案是根据调查目的与分析要求对统计调查资料的汇总所做的计划和安排。包括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两个方面。 2、汇总前的审核及处理 对于通过调查取得的原始资料,主要从完整性与准确性两个方面审核。 对于取得的二手资料,应着重审核资料的适用性和时效性 3、数据录入 如果采用手工汇总则不需要数据录入直接进入下一步骤。 若采用计算机汇总,则数据录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汇总工作的成败。 控制数据录入质量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重复录入法:即对每个单位的各项统计资料都重复录入两次或多次,再由计算机进行自动对照,如有不同,由录入人员进行纠正。 (2)检验平衡项目法:即在报表中设置检验指标的平衡项目,随各指标一并录入,在填报表时一起计算出来,然后命令计算机对有关指标进行计算并与平衡项目对照,如果两者相同,说明录入无差错,如果不同,则由录入人员查找原因并纠正。 (3)预值控制法:即对录入的一些编码和指标数值,事先设定一定的控制范围值,当录入的数据超出范围时,计算机不预接受。 4、归集资料并汇总 根据汇总方案中确定的分组汇总表和汇总技术,将调查资料按照组别进行归集与加总,计算出各组合计数与总的合计数,并填入分组汇总表。 5、汇总后的审核(三种方法) (1)复算审核即对每一个数值进行复核计算。 (2)表表审核即对不同表格中出现的同一项目的汇总数值进行对照,确认是否相符。 (3)表实审核即利用调查者已有的经验或已有的统计、会计业务核算资料,进行对照比较,检查汇总结果是否正确。 2、手工汇总技术 手工汇总技术是指运用笔、纸、算盘或小型计算器作为计算工具,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手工汇总方法有四种: ① 点线法 ② 传票法 ③ 折叠法 ④ 过录法 1 点线法 点线法也称划记法,是以一个点或一条短线等符号代表一个总体单位,根据每个单位所属的组别,在汇总表相应的组别内划一个点或一条短线等记号,最后计算各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