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厂商经营策略跟研究探究(1)资料.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OD 廠商經營策略之研究
-以清流完整影像專業服務中心為例-
壹、緒論
一、前言
在傳統印刷工藝的發展歷程中,印刷術原是散播知識文明的最大
功臣。藉著印刷術的普及使得學識不再只是貴族的特權,讓大眾都能
觸及知識因此才有文化的發展與傳播。但拜科技發達之賜,近十年的
發展比老祖宗的五千年還多,尤其是電腦的普及與網路的發達,使地
球村的理念有實現的可能,人類的生活逐漸有了改變。在電子化的強
勢媒體運作下,傳統物品逐漸失去它的特色與用途,例如光碟片逐漸
取代錄音帶、強調 OA 無紙辦公室等,對於印刷業來說 CTP 的出現使
原有的印前作業產生的極大的改變,印刷五大要素(原稿、版、被印
物、油墨、印刷機)的版不再需要了,印刷業是夕陽工業的說法也因
此開始了。
但事實上,印刷工業從未因為電腦化及電腦相關科技介入而產生
任何萎縮,反而藉由電腦輔助的生產及管理而大獲其益,印刷工業方
面,因為電腦科技的引進,促成了印前作業革命性的變化,從電腦繪
圖、文字輸入到製圖、分色、拼版到製版,都有品質與產能的精進,
在印刷色彩的控制與加工上也多有助益。一方面在許多輸入、輸出的
新式設備輔助下,拓展少量多樣化的生產方式,使得市場快速擴張,
這些都造成的印刷工業在本質上的強化與精進,開拓了更多展新的應
用。
1
二、研究動機
POD(Printing On -Demand)依需印刷是目前以新技術所主的印
刷新方向,每當一種新技術出現,觀察是必要的,觀察市場的需要、
資金投資報酬率等。以 Press Point為例,Press Point 在奧運期間
準備把全球各地的報紙,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全球任何需要的地方,
並提出了「今天報紙今天到」的口號,Press Point 的作法,是先找
到合作的報社,然後每天取得當天報紙的 PDF 檔,集中在其服務中
心,再依需求地分送到各終端系統,終端系統接收以後,經軟體與
Xerox 列印機印出報紙。這種設計是專為旅行在路上的人用的。在歇
業之前,Press Point 連雪梨一共在 14 個大城設立據點營運,但仍
入不敷出。旅行在外看到家鄉的報紙,尤其是當天的,當然很高興。
但 POD 的成本太高,Press Point 印製的報紙每份平均售價 3 美
元,較原地可能高出數倍,就讀者面來說,現在資訊發達,回到旅館
也可以上網看到家鄉報紙的網路版。所以要看家鄉報紙,情緒上的因
素應大過資訊需求的因素,其需要性實在沒有想像的那麼大。所以事
實證明其營運方式失敗。POD 的優勢在於可以做到每一張印品的印紋
皆可不同,若只以 POD 來節省時間,並不能提高產品的價值。Press
Point 的例子提供一個很好的思考方向,POD 的確有他的優點在,但
其功能是否為市場所需要,有需要才有商機,而這正是本文所欲探知
的。
三、研究背景
印刷的發展可分粗分為三階段,首先是畢昇發明活字版印刷術,
此時知識是被控制的,當西元 1445 年 Gutenberg 發明印刷機後,印
刷進入第二階段,印刷開始蓬勃發展,各種印刷板式的印刷機興起,
例如彈性凸版、凹版、凸版、高速平印基、輪轉機。從 1999 年後印
刷進入第三階段,也就是電腦、網路、印刷、出版結合的網路印刷時
代。
2
網路印刷時代有兩個明顯的特徵:快(faster)與數位化
(digital)。比爾、蓋茲(Bell Gates)在數位神經系統一書提及:
1980年代講求品質,1990年代推動企業改造,2000年代以速度為依
歸。思科執行長錢伯斯(John Chambers)說:過去大魚吃小魚,現
在快魚吃慢魚。所以目前速度經濟(Economy speed)以打敗規模經
濟(Economy of scale)。因此未來印刷作業中,誰能快速獲知客戶
所需、快速提供客戶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