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未来的建筑 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docx
第8课未来的建筑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未来的建筑!这节课,我们将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课本,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一起探索未来建筑的可能。我会用生动的故事、有趣的互动和丰富的材料,带领你们开启这场奇妙的建筑之旅。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飞向未来,看看那里的建筑会是什么样子吧!???????
核心素养目标
1.创意表达:激发学生对未来建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多种材料和技术进行个性化创作。
2.观察与感知:提高学生对建筑形态、色彩和空间关系的观察与感知能力。
3.审美判断:培养学生对建筑美学的理解和审美鉴赏能力。
4.文化理解:引导学生了解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的关系,增强文化自信。
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学生们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想象力的阶段。在这个年龄,他们的知识储备相对有限,但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在知识层面,学生们对建筑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类型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对未来建筑形态的深入认识。
在能力方面,学生们具备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然而,对于复杂的空间构型和创意设计,他们的表现可能较为有限。此外,学生们在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方面也有待提高。
在素质方面,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活泼好动、参与度高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的情况。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集中精力和耐心完成的作品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行为习惯上,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遵守纪律,但个别学生可能存在随意涂鸦、不尊重他人作品的行为。这些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彩色画纸、水彩笔、彩色铅笔、剪刀、胶水、彩色卡纸、手工纸、透明胶带、剪刀、放大镜、相机(用于拍摄学生作品)
-课程平台: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
-信息化资源:建筑图片库、未来城市设计案例视频、在线建筑教育软件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互动游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演示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现代城市建筑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建筑的特点和形式。
-提问互动:询问学生平时看到的建筑有哪些类型,激发他们对未来建筑的想象。
-话题引入:引入“未来的建筑”这一主题,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1.未来建筑的特点:讲解未来建筑可能具有的环保、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等特点,结合图片和视频进行展示。
-2.未来建筑的创意设计:展示一些未来建筑的设计案例,如空中花园、漂浮城市等,引导学生思考创意设计的可能性。
-3.未来建筑的材料运用:介绍未来建筑可能使用的环保材料、新型材料,如可降解材料、智能材料等。
3.实践活动(用时20分钟)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未来建筑的设计方案,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提出独特的创意。
-2.设计草图:每组学生根据讨论结果,绘制未来建筑的设计草图,注意建筑形态、色彩和空间布局。
-3.制作模型:利用提供的材料,每组学生制作一个未来建筑的模型,展示他们的设计方案。
4.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创意设计:询问学生在设计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如如何平衡环保与美观、如何实现智能化等。
-2.材料选择:讨论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及材料的环保性能。
-3.团队合作:分享在小组讨论和合作过程中,同学们如何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5.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未来建筑的特点、创意设计和材料运用。
-2.展示学生作品:邀请每组学生展示他们的未来建筑模型,分享设计理念和心得。
-3.总结评价: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为课后拓展学习提供方向。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设计。通过情境创设、提问互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智能化等未来建筑特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未来建筑发展趋势:介绍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如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可持续建筑等。
-建筑材料创新:探讨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如碳纤维、生物基材料、智能材料等。
-建筑设计理念:分析未来建筑的设计理念,如模块化设计、自适应设计、人性化的设计等。
-建筑历史与文化:简要介绍世界各地的建筑历史和文化,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