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质量目标控制程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目的
规定公司质量目标及各部门的质量目标的制定办法、宣传和管理,使全体员工正确理解质量目标,用质量目标的要求指导质量工作。以实现组织质量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目标及各部门质量目标的管理及公司对质量目标的制订、批准、执行、验证和更改控制。
3.0定义
无
4.0职责
4.1 总经理批准发布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订和批准并组织实施。
4.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落实、检查和验证。
4.3 各部门管理层人员审议通过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并配合实施。
4.4 管理部征求各方面意见组织草拟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监督质量方针和质量目 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4.5 各部门应广泛宣传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组织制定本部门年度质量目标。
5.0工作程序
5.1 质量目标的制定原则 质量目标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则:
a.公司质量目标是公司经营管理的总目标和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公司的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保持一致;并符合公司的实际,成为公司在质量方面的行动指南。
b.质量目标不宜过高和过低,既反映顾客的期望和需要,又要体现组织对质量的追求,同时还要切合本公司的实际。
C.应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确保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得到满足;d.应体现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要求;e.应反映公司的管理理念和实际运行特点;f.应贯彻“预防为主、一次正确、系统管理、实行法治”的指导思想;g.质量目标可从产品的特性、过程质量(如合格率、稳定性等)、服务质量等方面加以选择,对质量控制的风险点和薄弱点应着重加以考虑。
h.应能确保在全体员工中得以沟通,正确理解并贯彻执行。
5.2质量目标的制定依据质量目标制定参考以下依据:a) 国家总体的质量法律、法规和要求;b) 国内外同行业同类产品的先进质量水平;c) 市场预测和用户要求;d) 公司质量方针及可测量的实际质量水平。5.3质量目标的主要内容质量目标可考虑以下主要内容:a) 产品质量水平;b) 质量管理、计量管理;c) 产品可靠性管理;d) 顾客满意度;e) 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技术先进。5.4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5.4.1管理者代表按策划的要求,征求各方面意见,组织草拟公司质量方针和总的中长期质量目标。5.4.2公司管理层对草拟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审议。5.4.3管理者代表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5.4.4 总经理批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发布实施。5.5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管理5.5.1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必须结合公司各项工作实际情况实施。5.5.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必须在全体员工中宣贯,加以沟通,并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5.5.3 公司结合自身实际运行情况组织所属各部门制定年度质量工作计划并落实相应的组织措施。认真填写《质量目标实施检查表》,报管理部备案。5.5.4 管理部部对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此项工作可在平时监督检查和内部审核时进行。5.5.5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公司实际情况和持续改进的要求,可对方针和目标进行及时修订。
5.6分解
对于一些长期性的目标,管理者代表可将其分解成阶段性的目标,以利于实施、检查和评审。
对于一些阶段性或部门性的目标,管理者代表可将其分解到各部门或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利于执行。
5.7贯彻与执行
质量目标确定、批准后,管理者代表以各种可行的方式进行贯彻(包括在企业显眼位置加以公布),并负责质量目标的理解以及疑难问题的解答,确保与质量有关的各部门人员均正确理解。
质量目标经批准、发布后,各部门人员应立即着手研究本部门、本人与质量目标的关系,考虑人、机、料、法、环的要求,制订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并进行各项合理的安排与提出配置的要求,并根据《质量目标实施检查表》的内容准备、提供相应的记录、报告。
5.8目标考核
5.8.1 管理者代表根据质量目标分解结果,制成各个质量目标的实施检查表,分发到相关部门,以便其实施,检查表的内容包括:检查者、受检部门、检查时间、存在问题分析及下阶段工作要求,其中检查时间根据上一次的检查结果确定。
5.8.2 当检查的结果与计划要求相符或超过计划要求时,可嘱其继续努力保持;当检查的结果达不到计划要求或偏离计划要求时,应进行原因分析,对于能纠正或估计以后能赶上计划要求的,采取纠正措施,具体按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如果属于目标不适宜的,应及时报告总经理,考虑安排管理评审,具体参见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更改质量目标。
5.9质量目标实施的总体情况、记录由管理者代表负责整理、保存、并提交管理评审。
5.10 本程序形成的有关记录按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6.0相关文件
6.1《记录控制程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