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习作五 生活万花筒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配套说课稿.docx
第5单元习作五生活万花筒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配套说课稿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5单元习作五生活万花筒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配套说课稿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5单元习作五生活万花筒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3.授课时间:[具体上课时间]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以四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据,通过观察、描述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学会用文字表达生活中的美好。课程内容紧密围绕教材,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生活,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思维习惯。
3.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4.审美鉴赏与创造:提升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审美鉴赏力,鼓励创造有个性的文学作品。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细节,培养他们捕捉生活中美好瞬间的能力。
②指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手法,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
③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结构进行写作,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2.教学难点:
①如何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并运用到习作中。
②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③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抒情、议论等,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2.软件资源:MicrosoftWord、PowerPoint、电子词典
3.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
4.信息化资源:电子版教材、网络写作指导资料、学生作品展示平台
5.教学手段:小组讨论、同伴评价、教师示范、习作互评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校园生活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分享视频中的美好瞬间。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美好的画面?这些画面让你想起了自己的生活吗?
-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美好时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写作欲望。
2.讲授新课(用时15分钟)
-引导观察:教师展示一系列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如人物的表情、动作、环境等。
-写作指导:讲解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修辞手法来描述生活中的美好,强调写作的顺序和结构。
-示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优秀习作,指出其写作特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
3.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场景,讨论如何用语言表达。
-个人写作:学生根据讨论结果,独立完成一篇小习作,描写该生活场景。
-同伴评价:学生相互交换习作,进行评价和修改,提出改进意见。
4.课堂提问与互动(用时5分钟)
-教师提问: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询问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学生提问:学生提出自己在写作中的疑问,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5.师生互动环节(用时10分钟)
-创意写作:教师提出一个创意写作主题,如“生活中的小确幸”,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小组创作: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个短剧,通过表演展示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创意写作和表演进行点评,强调写作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6.总结与反思(用时5分钟)
-学生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分享自己的感悟。
-教师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7.作业布置(用时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家后完成一篇关于生活的习作。
-作业要求:强调作业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鼓励学生发挥个性。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观察、讨论、写作、评价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作技巧,同时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将其转化为书面语言,完成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
2.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抒情、议论等,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结构进行写作,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3.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中,提高了与同伴的沟通协作能力,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接受同伴的评价和建议。
4.学生通过观察、写作、评价等环节,增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培养了良好的审美情趣。
5.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