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正常产褥完整版本.pptx

发布:2024-08-26约3.53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正常产褥

重点难点产后子宫的变化产后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恶露的种类、持续时间学习目标1、掌握:产褥期母体生殖系统、乳房的变化;产褥期子宫复旧、恶露;产褥期的处理及产褥期保健。2、熟悉:产褥期母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产褥期生命体征、产后宫缩痛、褥汗。3、了解:产褥期母体其他系统的变化。

第一节产褥期产妇的变化

第三节产褥期处理及保健第二节产褥期临床表现

产褥期定义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需6周(42天)。

第一节产褥期产妇的变化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二、乳房的变化三、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四、消化系统的变化五、泌尿系统的变化六、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七、腹壁的变化

1、子宫子宫肌纤维缩复产后10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产后6周恢复至非孕大小。子宫内膜再生产后3周胎盘附着处以外的子宫内膜修复,完全修复约需6周。子宫颈复原产后1周子宫颈外形恢复,子宫颈内口关闭。产后4周子宫颈恢复子宫下段变化子宫下段收缩逐渐恢复至非孕时的子宫狭部。子宫复旧

2.阴道及外阴黏膜皱襞约在产后3周重现,外阴轻度水肿产后2~3日可自行消退。轻度会阴裂伤或会阴切口缝合后3~5日可愈合。分娩时撕裂的处女膜形成处女膜痕。

3.盆底组织盆底肌及其筋膜在分娩时过度扩张致弹性降低常伴有肌纤维部分断裂。若产褥期过早参加体力劳动可导致阴道膨出或子宫脱垂。

99乳汁产生低E高PRLE,P,hPL↓胎盘娩出乳汁分泌垂体催乳素脉冲式释放下丘脑DA↓催乳素抑制因子↓吸吮刺激乳房的主要变化:泌乳二、乳房的变化

产后14日以后分泌的乳汁,蛋白质约2%~3%,脂肪约4%,糖类约8%~9%,无机盐约0.4%~0.5%,还有维生素等微量元素。二、乳房的变化产后7~14日,蛋白含量逐渐减少,脂肪和乳糖逐渐增多。产后7日内分泌的乳汁,浑浊淡黄色,含丰富的蛋白质、β胡萝卜素、矿物质及分泌型IgA,脂肪及糖类较少,极易消化,是新生儿早期理想的天然食物。初乳过渡乳成熟乳

11有利于产生足量的乳汁避免精神刺激营养丰富饮食足够睡眠适当休息不断排空乳房吸吮二、乳房的变化

三、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血容量:产后72h内增加15%~25%,产后2~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高凝状态:产后早期仍存在,产后3~4周内降至正常(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血酶原)血细胞:生理性贫血于产后2~6周得到纠正。白细胞总数产褥早期仍较高,2周后恢复正常。红细胞沉降率于产后3~4周恢复正常

四、消化系统产后1~2日产妇常感口渴,食欲不振。产后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力减弱,腹肌及盆底组织松弛,加之卧床时间长,易发生便秘和肠胀气。

五、泌尿系统的变化产后1周尿量增多。妊娠期肾盂及输尿管生理性扩张恢复正常约需2~8周,易发生尿潴留。六、腹壁的变化腹壁紧张度约需6~8周恢复。腹壁紫红色妊娠纹逐渐变成银白色。

七、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产后1周雌激素、孕激素降至未孕水平。HPL于产后6h已测不出,PRL水平因是否哺乳而异,哺乳产妇的PRL于产后下降,但高于非孕水平。卵巢功能恢复时间不一不哺乳者一般6~10周月经复潮。哺乳期产妇月经复潮延迟,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

第二节产褥期临床表现

T一般不>38℃泌乳热一般持续4~16小时产乳最初24小时可伴有37.8~39℃发热P1周后降为孕前水平R由胸式呼吸变为胸腹式呼吸BP正常产妇变化不大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血压于产后下降1.生命体征

2.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子宫圆而硬,宫底脐下1横指。产后第1日宫底稍上升平脐,以后每日下降1~2cm,产后10日子宫降入骨盆腔内,腹部触不到宫底,子宫颈由圆形变横裂。

3.恶露:正常有血腥味,持续4~6周,总量250-500ml。

产后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上皮细胞、细菌等经阴道排出,称恶露。血性恶露浆液恶露白色恶露持续时间产后最初3日产后4~14日产后14日以后颜色红色淡红色白色内容物大量血液、少量胎膜、坏死蜕膜少量血液、坏死蜕膜、宫颈黏液、细菌坏死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大量白细胞和细菌等

4.产后宫缩痛产后1~2日出现,2~3日自然消失。5.褥汗产褥早期,排出大量褥汗,于产后1周内自行好转。

6.乳房产后最初2~3日乳房极度膨胀、变硬、局部温度增高,并有少量混浊淡黄色初乳分泌。开始哺乳时可出现乳房胀痛、乳头皲裂、乳汁分泌不足等症。7.其他还可能出现尿潴留、便秘、会阴肿痛等异常。

第三节产褥期处理及保健

一、产褥期处理1、产后2小时内处理:极易发生出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