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docx
1
植物油中白藜芦醇与白藜芦醇苷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本文件规定了植物油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
文件适用于花生原油、花生成品油、葡萄籽原油、葡萄籽成品油中的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测定。本方法的检出限为40μg/kg。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5687动植物油脂试样的制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白藜芦醇resveratrol
白藜芦醇是非黄酮类多酚有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花生、葡萄、虎杖、桑椹等植物。3.2
白藜芦醇苷resveratrolglycoside
白藜芦醇与葡萄糖结合形成白藜芦醇葡萄糖苷,天然分布于花生、葡萄、虎杖、桑椹等植物。
4原理
样品中的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用乙醇-水溶液提取,取上清液过膜,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在波长310nm条件下采用紫外检测器测定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含量,外标法定量。
5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5.1甲醇:色谱纯;
5.2乙醇:色谱纯;
2
5.375%乙醇-水溶液:取750mL乙醇(4.2),加250mL水,混匀;
5.4白藜芦醇标准品:CAS号501-36-0,纯度≥99%;
5.5白藜芦醇苷标准品:CAS号65914-17-2,纯度≥97%;
5.6标准储备溶液:分别准确称取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标准品5.0mg,用甲醇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mL,即为50mg/L的单标储备液,于-18℃下,储存于密封的棕色玻璃瓶中,保存有效期3个月。
5.7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在使用中将标准储备液混合,并逐级稀释1mg/L、5mg/L、10mg/L、15mg/L、25mg/L或其它浓度的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
5.8滤膜:0.45μm,有机相滤膜。
6仪器
6.1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紫外检测器;
6.2高效液相色谱柱:C18柱(250mm×4.6mm,5μm),或等效柱;
6.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6.4旋转蒸发仪;
6.5超声波振荡器。
6.6涡旋振荡器。
7试样制备
按GB/T15687执行。
8操作步骤
8.1提取
称取试样1g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2mL正己烷,摇匀;加入20mL75%乙醇-水溶液,涡旋振荡5min;超声振荡20分钟。试样在5000rpm条件下离心10min;量取5mL下层提取液,置于蒸馏烧瓶中以60℃旋转蒸发至干燥,加入2mL甲醇溶液复溶,微孔滤膜过滤至进样小瓶,待上机分析测定。
8.2色谱条件
流动相:A:水,B:甲醇;
柱温:35℃;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波长310nm;
进样量:10μL。
梯度洗脱条件:见表1
表1梯度洗脱表
时间(min)
流速(mL/min)
流动相A(%)
流动相B(%)
3
0
1.0
65
35
5
1.0
40
60
11
1.0
10
90
15
1.0
0
100
16
1.0
65
35
20
1.0
65
35
8.3标准曲线
将10μL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5.7)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记录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以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8.4样品测定
将10μL样品测试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记录峰面积,根据样品测试溶液的峰面积与标准曲线比较,计算出样品测试溶液中白藜芦醇或白藜芦醇苷含量的浓度。
如果样品测试溶液的峰面积未落在标准曲线范围内,应适当调整待测样品的称样量或稀释待测溶液,再重新进行测定。
9结果表示
试样中白藜芦醇或白藜芦醇苷含量(X)按式(1)计算:
C×V
C×V×N×1000
m×1000
式中:
X——样品中白藜芦醇或白藜芦醇苷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千克(μg/kg);
C——从标准工作曲线得到的待测液中白藜芦醇或白藜芦醇苷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V——样品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N——样品定容后的稀释倍数,如未进行稀释,则N=1;
1000——换算系数;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0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