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与矿物(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2017).docx
岩石与矿物(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2017)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岩石与矿物(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2017)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岩石与矿物。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教材章节为“岩石与矿物”,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岩石和矿物的基本特征,掌握岩石和矿物的分类,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这些知识与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紧密相连,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环境意识与生态文明观念。学生将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学习岩石与矿物的基本特征,提升观察、分类、推理等科学思维技能。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岩石与矿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和人类活动的关联,培养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以及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念。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物质分类,对物质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岩石和矿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可能缺乏系统的科学知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三年级学生对自然世界充满好奇,对岩石和矿物的学习兴趣较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分类能力有所发展,但科学探究能力尚在培养阶段。学习风格上,学生倾向于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活动来学习新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对岩石和矿物的科学概念理解可能存在困难,例如岩石的分类标准和矿物的物理性质等。此外,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可能因为缺乏实践经验而遇到困难,如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抽象概念,并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克服操作上的挑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科学》三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2017)教材,包含岩石与矿物章节。
2.辅助材料:准备岩石和矿物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3.实验器材:准备放大镜、岩石样本、矿物样本等实验器材,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用于学生的观察和分类实验。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实验操作台,确保学生能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是由什么构成的吗?请你们发挥想象,如果地球是一个大蛋糕,那么这层蛋糕是由什么做成的呢?是的,是岩石和矿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岩石与矿物》。
二、新课讲授
(一)岩石的认识
1.教师展示岩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岩石的外观特征。
学生:岩石有坚硬、粗糙、大小不一等特点。
2.教师介绍岩石的分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学生:老师,沉积岩是由河流、湖泊中的泥沙沉积而成的;岩浆岩是由地下岩浆冷却凝固而成的;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
3.教师举例说明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老师,岩石可以用来建造房屋、铺设道路、制作工艺品等。
(二)矿物的认识
1.教师展示矿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矿物的外观特征。
学生:矿物有颜色、光泽、硬度、透明度等特征。
2.教师介绍矿物的分类: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
学生:老师,金属矿物如铜、铁、金等,非金属矿物如石灰石、石英等。
3.教师举例说明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老师,矿物可以用来制作电器、建筑材料、装饰品等。
(三)岩石与矿物的联系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岩石和矿物有什么关系?
学生:老师,岩石是矿物的载体,矿物存在于岩石中。
2.教师展示岩石和矿物的形成过程图,帮助学生理解二者的关系。
三、课堂活动
1.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岩石和矿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
(2)我们如何保护自然资源?
2.实验活动:请同学们分组进行岩石和矿物的观察、分类实验。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岩石与矿物的特征、分类、应用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家中或周围环境中的岩石和矿物,并记录下来。
2.搜集有关岩石和矿物的资料,了解它们的科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岩石和矿物的特征、分类、应用,使学生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在课堂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知识点梳理
1.岩石的基本概念
-岩石的定义: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