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20 皮巧根桥.ppt

发布:2018-09-27约1.16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0课 皮巧根桥 语文版 四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皮巧根桥是一座怎样的桥?皮巧根又是谁呢?为什么要以他的名字来为桥命名?读了这篇文章,你就会知道答案。 走近作者 佩尔米亚克,俄罗斯作家,1902年生,1930年毕业于佩尔姆大学教育系。1924年开始发表作品。擅长写童话和少儿科普读物。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大灰狼的故事》《驼背熊》《静谧的鲁托尼王国》等,剧本《浅滩》等。 近义词 朽烂——腐烂 允许——许可 渐渐——慢慢 方便——便捷 反义词 容易——困难 安全——危险 陡峭——平坦 笔直——曲折 多音字 倒 逮 磨 mó 折磨 磨磨蹭蹭 mò 石磨 磨坊 dài 逮捕 dǎi 逮住 逮老鼠 dào 倒车 本末倒置 dǎo 砍倒 翻江倒海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的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不声不响:不发出声音,没有响动。形容悄悄地、默默地行事。 水流湍急:形容水流得很快。 词语解释 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述了怎样的一件事? 整体感知 课文记叙了皮巧根在爷爷的帮助下,砍倒一棵大柳树,在一条小河上造起一座木桥的事,表现了一个孩子虽然力量有限,却用爱心为人们架设起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 课文解读 1.架桥的原因: 小河两岸陡峭(dǒu qiào),水流湍(tuān)急,要跳过去很不容易。 2.架桥的经过: 磨斧——砍树——把大树架在河上——砍光柳枝 (1) 可是,皮巧根没有谈论这些。他是个不声不响的孩子。 “不声不响”指不出声响,表明皮巧根是个不愿意显示自己的孩子。 3、理解课文语句。 (2)这条小河两岸陡峭,水流湍急,要跳过去很不容易。 “陡峭”“水流湍急”说明了跳刀河对岸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为下文皮巧根造桥坐了铺垫 (3)但有近路可走,谁愿意走远路呢? 这句话运用反问,表达大家都愿意走近路的意思,并且加强了肯定的语气。 (4)皮巧根砍了一天、两天,直到第三天才把树砍倒。 这句话的意思是皮巧根砍树的时间长,可真不容易。“一天、两天,直到第三天”如果改成“三天”,效果就差得多。 (5)人们不约而同地管这座桥叫“皮巧根桥”。……可这座桥还叫“皮巧根桥”……可人们还是喜欢叫它的老名字— “皮巧根桥”…… 当初“皮巧根桥”给大家带来的方便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记忆里,一提到这条河上的桥,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皮巧根,所以新桥的名字根本不用考虑,就只叫“皮巧根桥”。这表明皮巧根由于自己的爱心而受到了人们的爱戴和敬仰。“皮巧根桥”实质上是人们对一种奉献精神的永恒纪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