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八单元导学案[公开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樊城区 学校 年级小学语文导学案
班级: 姓名: 日期: 主备人: 备课组长: 蹲点领导(签字):
课题: 七律·长征 课型: 精读课 课时: 2 课时(第1课时:导学、独学、对学、群学);第2课时(预展、大展示、评学)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我能正确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的精神和气概,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3、我能搜集、整理、运用与七律、长征、毛泽东相关的资料,丰富积累,开阔视野。
重难点: 1、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及其蕴含的情感。2、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
激情激趣
导入目标
独立思考
个体探究
分享交流
合作探究
展示提升
启发探究
随堂笔记
导学引航
目的、方法、时间
独学指导
内容、学法、时间
互动策略
内容、形式、时间
展示方案
内容、方式、时间
重点摘记
成果记录
规律总结
走进
文本
理解
内容
体会
情感
内容:走进文本,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学法:
1、初读课文,我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全文,正确写出带点字的读音:
逶迤( ) 磅礴( ) 岷山( )
2、再读课文,我能正确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与大家分享我理解词语的方法。
只等闲: 。方法:( )
逶迤: 。方法:( )
磅礴: 。方法:( ) ( ): 。方法:( )
3、三读课文,我知道全诗围绕“ , ”这句话来写的,讲述了 、 、 、 、 等长征故事。
4、我能理解下列诗句的意思。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方法: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方法:
5、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试着背一背。
对学(检查落实独学任务)
检测:
1、互读:对子互读课文。
2、互查:对子用红笔互批独学1、2、3题。
3、暴露易错点。
群学(突破重难点)
合作研讨:
1、独学第4题。
2、思考:“腾细浪”与“走泥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从“暖”、“寒”中体会到什么?
3、小组内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试着背一背。
4、《七律·长征》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最欣赏哪一种?结合诗句和组员交流。
预展:
针对展示方案,分组思考展示方式及预展。
展示主题:理解内容,体会情感,丰富积累
方案一:掌握字词,夯实基础
建议:认读、听写易错的生字、词语。
方案二: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建议:
1、读一读,背一背: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品一品:结合重点词句细细品味诗句含义及蕴含的情感。
3、画一画:画出长征路线图,指出重要事件的发生地,体会“远征难”。
4、看一看:观看《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等长征故事视频片段,体会诗人的情感。
5、悟一悟:总结全诗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好处。
……
方案三: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建议:
可以用朗读、幻灯片、手抄报、歌舞等形式展示以下内容:
1、七律的特点及其它作品。
2、毛泽东的其它作品。
3、长征故事及其它文学作品。
走近
作者
感受
情怀
内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