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超敏反应.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胸闷、气急、呼吸困难 循环衰竭:冷汗、肢体冰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常见III型疾病 1.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Arthus反应-实验性局部III型超敏反应 家兔多次皮下注射马血清,局部出现细胞浸 润,如再次注射,局部可出现水肿、出 血、坏死等反应。 2)类Arthus反应:胰岛素注射 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1)血清病 初次大量注射马血清、药物后1~2周 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痛 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A族乙型链球菌胞壁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IC, 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 * Serum sickness(血清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1. 病毒、支原体感染 体内IgG结构 改变(自身抗原 ) 2. 变性IgG诱生抗体,称RF(类风湿因 子)以IgM为主 3. RF与变性IgG结合 IC ,沉积于关节 滑膜处 * *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记忆性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 * 一、发生机制 (一)抗原与相关细胞 (二)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1 CD4+Th1 2 CD8+CTL * * 二、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接触性皮炎 常见IV型疾病 1. 感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1)常见于胞内寄生菌感染(结核杆菌) 慢性炎症、肉芽肿 2)结核菌素(OT)试验:实验性 可用于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 Tuberculin test(结核菌素试验) 2.接触性皮炎 1)抗原:油漆、染料、塑料、农药、药 物、金属、有毒植物等 2)机制 半抗原+表皮细胞内角质蛋白 完全抗原 效应T细胞 再次接触 局部皮肤红肿、 水疱 * 接触性皮炎 * 麻风肉芽肿 * 总结:四型超敏反应比较 免疫类型与参与成分 发生机制 组织损伤特点 常见疾病 * 思考题 青霉素能引起哪些类型超敏反应,其发生机制有何不同? 血清过敏性休克与血清病发病机制的区别? 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发病机制的区别? * * Comparison of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TB test, poison ivy, granuloma farmers’ lung, SLE pemphigus, Goodpasture asthma examples IV型 III型 II型 I型 antibody IgE IgG, IgM IgG, IgM none antigen Exogenous cell surface cellular soluble response time 15-30 min. Min.-hrs 3-8 hours 48-72 hours or longer baso- and eosinophils Ab and complement histology PMN and complement Monocytes lymphocytes T-cells antibody antibody antibody transfer with * Delayed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persistent antigen stimulus, chronic infection M?, giant cells, epitheloid cells, fibroblasts hardening 21-28 days granuloma intradermal: tuberculin, lepromin, etc. lymphocytes, monocytes local induration 48-72 hours tuberculin epidermal: heavy metals, poison ivy, rubber, latex T cells, later macrophages eczema 48-72 hours contact dermatitis antigen and site hist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