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热点问题应用研究之-文献综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英语教学热点问题研究之文献综述
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 方建华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呈列了当前英语教学中的主要观点。内容分四大部分,即,英语教学宏观策略、阅读教学研究、英语有效教学研究、英语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研究。关键词:宏观策略,阅读教学,有效教学,学生活动
前 言
随着教改的逐步深入,英语教学领域也呈现各种思想交汇、各个学派共融的局面,广大基础教育领域的英语教学实践者——英语教师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学习、领会和贯彻这些教学理念,并从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他们的文章与英语教学学者们的专业学术文章一起呈现在各大英语教学期刊、报纸、专著中,使我们一线的英语教师也能分享学人们高屋建瓴的真知灼见,也能阅读到诸多的教学案例分析,激发自己教学的灵感。由于近期在自己的教学中比较关注三个方面的信息,即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英语教学中活动设计,本篇综述可以看作是这三个专题的综合,这些也是当前英语教学的热点问题;同时,在查阅文献过程中,也注意到当前英语教学中还有不少“大是大非”的问题,尚存在于争论中,而这些争论的话题也涉及到我关注专题的展开,所以在此一并搜集,并作为本综述的第一部分呈列。
第一部分:英语教学宏观策略
英语教学中的新思维推动着英语教学的发展,但旧学说并不因此被抛弃,相反,在两者的博弈中,旧学说一样被很多学者一再提起。清华大学外语系崔刚教授非常关注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他在《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述评》(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7): 25-31)一文中介绍了学习策略的不同定义,并与学习风格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七大类的语言学习策略,介绍了成功语言学习者的五大特征,详细分析了影响策略选择的因素、语言学习策略的教学、学习策略的层次性等内容,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的三个方向:如何根据学习风格使用和调整学习策略、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差异、计算机在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中的作用。英语教学已有诸多教学法得到实验和应用,吉林师范大学王金波教授就在《从中西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角度看我国外语教学法应抓住的特点》(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24-26)介绍了多种教学法的起源,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阅读法、听说教学法、情景语言教学法、全身反应教学法、沉默教学法、自然教学法等,在此文中,他还阐述了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的几个方面,如综合教学目标、语言内容和功能、以学生为中心的多边互动、知识多元化、语言包容、对母语趋向折中、外语教学法的多元交叉、规范研究等。同时,也有诸多学者对新思维保持一定的警惕,主张旧学说的改良,而不是颠覆。包天仁教授在《“有效教学”的无效成因》(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7): 32-36)一文中对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提出的“有效教学”的说法进行了质疑,并认为根据中国儒家的理性主义特点,提出了“高效教学”(High Effective Teaching),建议立足本土、立足中国文化、中国国情、教情和学情,采用“四位一体”教学法,坚持双基为主、坚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性地进行外语教学。作者认为“有效教学”是个噱头,产生了诸多低效后果,并进行了一一罗列,共计22项,如重能力,轻双基、重感性,轻理性、重学生,轻教师、重习得,轻学得、重表演,轻内涵等。作者最后详细介绍了“四位一体”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新“任务型教学”法、新语言观。《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症结与对策》(曾灿涛, 曹志希.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5-17)一文认为,我国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轻语法教学、排斥汉语翻译、忽略语言知识传授,交际法唯我独尊的现象相当普遍,教学质量仍未走出低谷。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中小学教研部门赛课活动的误导,只有正确把握“二语习得”与“外语学得”理论的指导原则,坚持“语言知识教学”与“语言能力培养”并重的方针,加强和改革课堂教学指导方法,才能着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推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朝正确方向前进。崔刚教授也在《谈谈英语教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崔刚.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6): 18-20)一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师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技能、轻理论的倾向,把教学看作是一种技能型的东西,认为熟能生巧,不需要懂得那么多的理论。作者提倡,从哲学层面,要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学习理论(心理过程、个性差异)、方法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避免闭门造车和盲目引进。英语教学改革不是用一种教学方法代替另一种教学方法,英语教学要讲究延续性,“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作者主张,“我们的研究成果要在世界外语教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采用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没有经过试验证明的,不要贸然作出决策,更不能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而《警惕课堂教学引领中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