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观察鸟卵结构的补充实验.doc

发布:2017-06-10约2.7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湖南省中学生物实验创新论文 初探观察鸟卵结构的补充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怀化市辰溪县白云中学 张杰 摘要:初中生物实验有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2013年春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观察鸟卵结构》一课中,原教材内容没有设计相应的学生实验。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对其印象不深刻,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次探究的实验主要是补充学生实验,包括两个:1.引导学生观察鸟卵壳表面的气孔。2.观察探究卵黄表面是否有卵黄膜。这两个看似十分简单的实验,如果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探究,不仅学生学习兴趣高,而且教育教学效果突出,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有关鸟卵的知识,为今后学习鸟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鸟卵结构,学生实验,创新,气孔,卵黄膜。 本次探究的实验主要是补充学生实验,包括两个:1.引导学生观察鸟卵壳表面的气孔。2.观察探究卵黄表面是否有卵黄膜。这两个看似十分简单的实验,如果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探究,不仅学生学习兴趣高,而且教育教学效果突出,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有关鸟卵的知识,为今后学习鸟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就补充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作一些初步的探究。 本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观察鸟卵结构实验,是《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节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进一步学习鸟类相关知识的基础。生活中最常见的鸡蛋,人们通常并不十分了解它的结构特点,通过实验却能很好地将这些情况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观察、思考和探究,通过生动、有趣地实验活动,既学会了鸟卵结构的知识,又丰富了生活常识。例如,各种鸟卵胚胎发育所进行的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离不开气孔;我们生活中盐蛋、皮蛋的制作,鸡蛋、鸭蛋、鹅蛋等孵化前的消毒也跟气孔知识有关。只要学生感兴趣,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最后各小组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本次实验教学就已成功了。 二、教材内容原型及不足之处 人教版2013春八年级生物下册《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课,通过“观察鸟卵的结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卵壳、壳膜、卵白、卵黄,推测各部分的功能,但没有对鸟卵结构中诸如气孔以及更加难以观察到的卵黄膜作深入探究,没有突破卵的结构知识难点,这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卵的结构特点时存在知识盲点。而这正是本课的重点,更是学生学习时的难点所在。如果能在此补充一些学生实验,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在经过大量的实验探究之后,教学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因此,在学习鸟卵的结构及特点一节中,关于鸟卵表面的气孔,鸟卵中卵黄膜的存在的教学过程中是很有必要设计和补充一些学生实验。 三、实验探究过程 本次补充的学生探究实验有两个:1.探究“鸡蛋表面是否有气孔”、2.“卵黄表面是否有卵黄膜”。 学生探究实验用到的器材:新鲜鸡蛋四枚,透明玻璃球两个,烧杯两个,培养皿三个,镊子一支 ,凡士林,热水,棉签,注射器一支 (一)探究鸟卵表面的气孔 以往学生在做实验时,只把一个或几个鸡蛋同时放入热水中,水中出现气泡,则得出结论。这样的实验设计有缺陷,存在偶然性。因为实验用的鸡蛋都是在相同条件放入热水中的,不符合对照实验的原理。 而本实验选用两个新鲜鸡蛋编号甲、乙,再用两个玻璃球编号丙、丁,设计两组对照实验,将甲鸡蛋和丙玻璃球表面涂上凡士林,同时把甲和丙放入温度为45℃左右的热水中观察,可以看到甲鸡蛋表面鼓起许多气泡,而丙玻璃球表面没有出现气泡。再把乙和丁放入另一个装有45℃左右热水的烧杯中观察,乙鸡蛋表面冒出许多气泡,而丁表面无气泡冒出。根据实验探究结果,可以推断出鸡蛋壳表面上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小气孔。上述实验中水温不能太低,水温低不能使蛋壳中的空气膨胀,实验效果则不明显。水温过高,蛋壳中的空气迅速膨胀,来不及从气孔中冒出,而使蛋壳破裂,实验无法进行。选用凡士林,主要考虑到凡士林是一种软膏状物质,无毒副作用,一般用来做润滑剂,它的附着力强,在低于50℃ 左右的水中不易溶化,有利于实验的进行。但随着水温的升高,其溶解速度也将加快,所以实验时,应保持水温不超过50℃ 。 (二)卵黄膜存在的探究实验 一般情况下,卵黄膜存在的探究实验在学校是不做的,老师只是提一下鸟卵有卵黄膜,这导致大部分学生看不到卵黄膜,甚至有些学生不知道鸟卵有卵黄膜,还误以为卵壳膜就是卵黄膜。 选用两个新鲜鸡蛋,编号1和2,将蛋壳敲破,使卵白和卵黄流到两个培养皿内。观察卵黄的形状,然后用镊子刺入编号为1的鸡蛋卵黄中,便可看到卵黄从中慢慢流动散开,而没有被镊子刺入的2号鸡蛋卵黄则没有流出。接着用注射器向2号鸡蛋的卵黄中慢慢注入气体,则可看到卵黄表面鼓起一层膜,再用注射器向1号鸡蛋的卵黄中注入气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