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八章根部病害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植物病虫害防治 根部病害诊断“滞后性”。初期不易发现,地上部分出现明显症状时,病害已进入晚期。 根部病害的复杂性。侵染性根病与生理性根病极易混淆。 根部病害的发生与土壤理化性状有密切关系。 防治原则 菌丝具隔膜,分枝近直角,分枝处明显益缩 老熟菌丝呈一连串的桶形细胞 菌核即由桶形细胞菌丝交织而成。菌核黑褐色,质地疏松 (三)苗木紫纹羽病 1、分布与危害 又名紫色根腐病,是多种林木、果树和农作物上的一种常见的根病。在我国各省均有发生。林木中如柏、杉、松、刺槐、柳、杨、漆树等易受害。苗木受害后,由于病势发展迅速,很快枯死。 根部受害后,在病根表面缠绕紫红色的丝网状物,此为病原菌的根状菌索。病根皮层腐烂,极易剥落。 紫卷担子菌 (Helicobasidium brebissonii ) 4.发病规律 病原菌利用菌丝体和菌核在土壤内越冬,菌核可抵抗不良外界环境,能长期在土壤中存活,待环境条件适宜时,萌发生成菌丝,直接侵入,可通过林木根部的相互接触而传染。 5.防治措施 选用健康苗木栽植; 生长期间加强管理,肥水要适宜; 贵重观赏树木实行外科治疗。 (四) 根癌病 1、分布与危害 又名冠瘿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根部病害。国内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中南等地都有发生,而以河北、山西等地较为严重。 幼苗染病后严重影响发育,甚至死亡;成年树患病后,树势衰弱,树木生长量明显下降。 根癌病病原细菌的寄主范围很广,除主要侵染果树外,还能危害138科1100多种植物 主要发生于主干基部,有时也发生于根颈或侧根上。 发病初期病部产生乳白色或肉色肿瘤,逐渐变成褐色或深褐色,圆球形,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有龟裂。 根系发育不良,细根极少,地上部生长缓慢,树势衰弱,严重时叶片黄化、早落,甚至全株枯死 。 根癌土壤杆菌 (Agrobacterium tumefacins),土壤杆菌属。 5、防治措施 (1)严格检疫;有肿瘤的苗木必须集中销毁。 (2)苗圃应设在无根癌病的地区,如病区可实行2年以上轮作。 (3)苗木栽种前用1%硫酸铜液浸5min,用水洗净后栽植。 (4)挖除病根,病穴用硫磺粉消毒,50~l00g/㎡。 (五) 根结线虫病 1、分布与危害 分布广泛。苗圃地发生严重。 寄主植物达1700种之多。 苗木根部严重受害后地上部凋萎、枯死,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线虫为害根部,在幼根上产生许多小根结,长大后似绿豆大小,近圆形,上生有细根毛。 剖开根结,内有许多细小的乳白色线虫。 地上部长势衰弱,叶小,发黄,提早落叶或枯萎,严重者全株死亡。 5、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勿栽植带线虫的苗木。 (2)实行轮作,减少病源。 (3)药剂处理或土壤消毒 发现病根及时处理,在病株周围穴施或沟施98%棉隆微粒剂,30~40g/㎡,或用1.8%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灌根,用药后盖土。 溴甲烷是世界上公认最有效的土壤消毒剂。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真菌、细菌、土传病毒、昆虫、螨类、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啮齿动物等。 根结线虫一旦传入,很难根治。因此,防止根结线虫的传入极为重要。种苗移栽、大水漫灌、农事操作是根结线虫传播的重要途径,建议从培育无病种苗入手,在温室中安装滴灌设备,在温室门口放置消毒液,进入温室前消毒或换鞋。这些措施将有效地防止根结线虫的传播和蔓延。 苹果树紫纹羽病 2、症状 厚绒布状 紫色菌丝层 3、病原 紫纹羽病 病根症状 2. 病菌的菌丝束 3. 病菌的担子 4. 病菌的担孢子 2、症状 3、病原 4、发病规律 病菌在寄主病组织皮层内和土壤中越冬。病菌可随病组织在土壤中存活几个月到1年左右。 病菌通过伤口侵入寄主,侵入后刺激细胞加速分裂,产生大量分生组织,从而形成癌瘤。苗木带菌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 呈碱性而潮湿的土壤,伤口多的寄主,发病严重。 2、症状 3、病原 由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最常见,分布最广的主要有4种: 南方根结线虫(M. incognita) 北方根结线虫(M. hapla) 爪哇根结线虫(M. javanica ) 花生根结线虫(M. arenaria) 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 4、发病规律 以卵和幼虫在根结和土壤中越冬。 次年春天土壤中幼虫开始侵染新的须根,并借土壤、灌溉水等不断传播,繁殖,危害。 Your company slogan LOGO 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植物病害的病原 第三章 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第四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