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日动画片比较研究(样例)中日动画片比较研究(样例).pdf

发布:2018-04-21约3.33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第一章 “西风东渐”下的中日动画1 第一节 “西风东渐”下的相同风格1 第二节 “西风”吹拂下的各自不同2 第二章 政治背景影响后的不同主题 4 第一节 政治背景下的动画片4 第二节 带着脚镣的中国动画5 第三节 表现日常的日本动画6 第四节 改编题材和原创剧本8 第五节 日本动画的最终人文高度10 第三章 “民族之路”和“拿来主义”12 第一节 中国的“民族之路”12 《大闹天宫》12 剪纸片14 木偶片14 水墨动画15 第二节 日本的“拿来主义”16 完美的视觉追求 16 集体英雄和意志力量 16 敏感细从的情感回归 18 第四章 巨人和婴儿的市场较量19 第一节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的动画业19 第二节 日本动画对中国动画的彻底鲸吞20 A 第一章 “西风东渐”下的中日动画 第一节 “西风东渐”下的相同风格 第一章 “西风东渐”下的中日动画 20 世纪初,这样的年代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时期,科技和战 争并存,生存的苦恼和种种新发现同时扎根在这里。人们在乱世探讨科技的奥秘,追求生命 的真理,动画也诞生在这样纷繁的乱世。 当中日两国在为动画之谜苦思不得其解时,西方人已经在用逐格拍摄法制作动画。美国 的迪斯尼以无与伦比的力量横扫全球,它在每一个国家搭建了一座动画片的舞台,在各国上 映自己的剧目。中国和日本的动画就在这个舞台上经历了摸索到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 伴随着中日两国的社会使命与对西方文化的诉求。在几经磨练之后,中国和日本分别成就了 不同的空间。 第一节 “西风东渐”下的相同风格 1918 年,美国动画片在中国上海的首次放映吸引了中国热爱美术的年轻人。在这样的 契机之下,中国一批年轻人产生了研制属于中国自己的动画片的想法,其中就包括万氏四兄 弟。 万氏兄弟即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真实名字分别叫万嘉综、万嘉淇、万嘉 结和万嘉坤。四兄弟自幼喜欢绘画,成人后开始绘画生涯。1919 年老大万籁鸣考入上海商 务印书馆,先后在美术部、活动影片部任职。1925 年老二万古蟾结束任教生涯,任上海商 务印书馆影片部美术设计。不久,其他兄弟陆续从美专毕业,考入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工作。 从 1920 年开始,万氏四兄弟在上海闸北通天庵路的一条弄堂里进行着中国最早的动画 试验。一个夜晚,万氏兄弟在一本厚簿子的每一页的角上,一气画了几十页猫捉老鼠的图画, 故意把猫和老鼠的距离越画越近,然后迅速地翻动簿子。就这样,一不小心触动了“视觉暂 留”原理,推开了动画电影的大门。万氏兄弟的绘画生涯由此转为“会动的画”。 1922 年,商务印书馆约万氏兄弟为馆里自制的一种“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做广告。他 们先后拍了三部动画广告片,由于背景问题不能解决,成绩均不理想。动画人物描在纸上, 不能显露背景;倘若用刀片挖去背景,这样的方式又只能适用在线条简单的背景,复杂的就 受到限制。偶然,见到一种走马灯。这种灯将京剧人物画在赛璐珞透明片上,随着京剧人物 的转动,但见背后峰转峦移,似乎是京剧人物正在翻山越岭。他们便把卡通人物也画在赛璐 珞透明纸上,这样,再复杂的背景也能显现出来了。广告的拍摄过程为万氏兄弟提供了很好 的实践机会,也使得他们逐步走向成熟,而拍摄的成功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制作动画片的原 始经验和极为朴素的动画(片)理论根据”。 1926 年,受迪斯尼动画《从墨水瓶跳出来》启发,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 在长城画片公司产生了。《大闹画室》讲述了画家在画室作画,纸人从墨水瓶中跳出来跟他 捣乱,在画室里大闹一通的故事。该片的拍摄经过了多次试验,反复摸索。实拍的时候,常 常出现该动的地方不动,不该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