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极近距离立交巷道交错点联合支护技术研究.pdf

发布:2017-08-10约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SSN1671—2900 采矿技术第11卷第5期 2011年9月 CN43一1347/TD 1,No.5 MiningTechnology,V01.1 Sep.2011 极近距离立交巷道交错点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殷宝昌1,王 涛1,孟祥阁2 (1.皖北煤电集团卧龙湖煤矿,安徽淮北市235000;2.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市221008) 摘 要:煤矿极近距离立交巷道交错点在施工中存在技术和施工双重难度,变形破坏严 重。通过对卧龙湖煤矿105风巷沿空留巷外段与南翼轨道大巷交错点支护状况的现场调 查和破坏原因分析,提出了锚网索注+U型棚联合支护技术方案。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实 施该技术方案后,巷道两帮最大移近量控制在60mm以内,顶底板最大移近量控制在100 mm以内,现场工业性试验效果良好。 关键词:极近距离;立交巷道;交错点;联合支护;锚网索注;U型棚支护 为了开采地下煤炭资源,首先要开凿一系列井 硪蝴 筒、硐室和巷道到达地下煤层,并形成工作面。随着 工作面和采区的不断推进,还要及时开拓准备巷道, 慷 以保证工作面和采区的正常接替。由于矿井生产是 地下作业,受自然地质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巷 道布置在空间上不可避免要出现交岔或交错的情 南翼运输巷/夕生:亏畸 交错点 况,研究此类立交巷道交错点的支护技术对矿井安 南翼轨道巷 ,辅 跚 全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制 密 辅 1 开采概况 匿 根据矿井生产设计的需要,卧龙湖煤矿105风 斟2 图1 105风巷及相关巷遭平面位置 巷沿空留巷将作为南一运输上山使用,但该沿空留 巷在105工作面回采结束1a后,巷道变形严重,已 (2)巷道顶板岩性差。105风巷沿空留巷外段 不能满足生产需求。105风巷沿空留巷外段与南翼 巷道的顶板岩性以泥岩为主,顶板淋水严重,降低了 轨道大巷立体交错,如图1所示。交错点原有支护 巷道围岩的强度,而且巷道顶板泥岩遇水膨胀变形, 方式为U型棚支护,通过105风巷沿空留巷顶板窥导致巷道围岩与支架的相互利用关系差,U型棚支 视孔观测可知,该巷顶板与南翼轨道大巷底板的垂 架整体承载能力降低,支架的变形通常表现为结构 直间距仅为5m,且顶板为泥岩,由于长期淋水导致 性失稳。 岩体节理发育明显。 (3)南翼轨道巷卧底影响。105风巷沿空留巷 外段巷道属于极近距离立交巷道,交错点垂距仅有 2巷道变形破坏原因分析 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