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和离子平衡课件.ppt
溶液:凡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纯物质所组成的均相体系,即以分子级程度相互分散的均相混合体系称为溶液。特性:①均匀性;②无沉淀;③组分皆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
溶剂(solvent)A和溶质(solute)B对于气体或固体溶于某液体构成的溶液,习惯上将液体叫做溶剂,而将溶于其中的气体或固体叫做溶质;如果是两种液体构成的溶液,则称其中量多的液体叫溶剂,量少的液体叫溶质。
?了解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熟悉一元弱电解质的理解平衡及有关计算,掌握?明确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概念、溶度积规则,了解其应用,会基本计算
?第一节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第二节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摩分数度x(B)溶质物质的量占总物质的量的分数n(A):溶剂的物质的量(mol)n(B):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二、体摩c(B)每升溶液中所溶解溶质的物质的量V:溶液体积(L)n(B):溶质的物质的量(mol)w(B):溶B的量(kg)M(B):溶摩量(kg/mol)实验室配制该浓度的溶液十分方便,但是因为溶液的体积与温度有关,所以用该浓度表示的溶液浓度与温度有关。这是物质的量分数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所没有的缺点。
w(A):溶剂质量(kg)n(B):溶质的物质的量(mol)m(B)、x(B)不受温度影响;水的稀溶液,二者数值相差很小
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溶液的性质已不同于原来的溶质和溶剂,这种性质上的变化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由溶质本性不同所引起。如:酸碱性、导电性、颜色、味道等。第二类由溶质数量不同所引起。如蒸气压、沸点、凝固点、渗透压等。
稀溶液:溶质浓度很低,可忽略溶质--溶质间的相互作用,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定律、依数定律):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某些性质只与溶质的粒子数目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这一类性质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和溶液渗透压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蒸发:液面上能量较大的分子克服液体分子间的引力从表面逸出,成为蒸气分子的过程;又称气化。
凝聚:液面上的空间中蒸气分子不断运动时,某些蒸气分子可能撞到液面,为液体分子所吸引而进入液体中的过程。
液体和蒸气处于平衡状态,此时蒸气所具有的压力叫做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2222实验测定25?C时,水的饱和蒸气压2
同一温度下,溶有难挥发溶质B的溶液中,溶剂A的蒸气压力总是低于纯溶剂A的蒸气压力。原因在于溶剂的一部分表面被溶质微粒占据,使得单位时间内从溶液中蒸发的分子减少,使得溶液的蒸发速率降低。蒸气压下降:同一温度下,纯溶剂的蒸气压力与溶液的蒸气压力之差。*
拉乌尔定律(Raoult’slaw)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中的蒸气压下降(当n(B)是1000克溶剂中溶质的摩尔数时,则为质量摩尔浓度m(B),1000克溶剂的摩尔数为1000/M(A)。拉乌尔(Fran?ois-MarieRaoult,1830-1901),法国实验物理学家,1887年提出上述定律
1.使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溶剂的蒸气压时,溶剂的摩尔质量应采用其呈气态时的摩尔质量,而不考虑分子的缔合等因素。2.拉乌尔定律虽然最初是由非挥发性溶质的溶液总结出来的,但后来人们发现,对于挥发性溶质的溶液也是正确的,此时公式中p是溶液上方溶剂的蒸气分压,因此,拉乌尔定律适A用于任何稀薄溶液。由于溶剂中一旦加入非挥发性溶质,在溶液的单位表面上溶剂的分子数就有所减小,使得在单位时间内从溶液表面逸出的溶剂分子数也将相应减少,因此溶液的平衡蒸气压也将降低。这就是拉乌尔定律的微观本质。3.拉乌尔定律一般只适用于非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中的组分因存在电离现象,故拉乌尔定律不再适用。
沸点(boilingpoint,bp):液体的沸点是指其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力时的温度。溶液的蒸气压总是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freezingpoint,fp):在标准状况下,纯液体蒸气压和它的固相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为该液体的凝固点。溶液蒸气压总是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溶液凝固点会下降。一切可形成晶体的纯物质,在给定的条件下,都有一定的凝固点和沸点。但溶液的情况并非如此,一般由于溶质的加入使溶剂的凝固点下降,溶液的沸点上升;而且溶液越浓,沸点和凝固点改变越大。
在373.15K,水的蒸气等于外界大气(101.3kPa),所以水的沸点373.15K。由于溶的加入,降低了溶液的蒸气,要使溶液的蒸气等于外界力(101.3kPa),就必将溶液至B’点。因此,溶溶液的蒸气下降,致了溶液的沸点高于溶的沸点。水的蒸气等于冰的蒸气(均0.611kPa)的温度是0℃(A点),此水和冰共存。当在水中加入溶,由于溶液的蒸气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