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苦与最乐》优质课一等奖教案.pdf

发布:2022-04-28约2.0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最苦与最乐 教学目标: 1.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跳过某些细节,在短时间内有选择地进行阅 读,把握作者观点。 2.对内容和表达深入把握,形成自己读书后的心得与体会。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工具:教案,ppt 一、新课导入 苦与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每个人应如何面对“苦”与“乐”,应建 立怎样的“苦乐观”呢? 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张潮也说“人莫乐于闲”,居里夫人说“世上 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人认为“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 可见每个人对于“苦与乐”的认识都不一样。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苦乐观”的思考与梁启超先生一起探讨“最苦与最乐”。 二、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 年)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1889 年中举人。 1898 年参与戊戌变法。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 三、文体简介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理,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 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举例子等方法,来确定某观点正确或错 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具有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的 特点。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 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 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论据(用什么证明) 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 ② 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 事实论据 ②道理论证 道理论据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比喻论证 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四、略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并填空。 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 ___________ ,而不能 __________。 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勇于承担 责任,而不能 逃避责任。 2.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一、(1-3 段)论 “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二、(4段)论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三、(5-6 段)论 “人生当勇于尽责任”。 五、略读课文,合作探究 1、为什么 “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呢?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 观点呢?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呢? 因为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举例论证。例子: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 罪人等。 2、作者认为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 对他人的责任: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 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 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3、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呢?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呢? 道理论证。 古语——如释重负 含义: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含义:本来担心害怕的紧张心情得到了缓解。 孔子、孟子、曾子 ······ 4、谈谈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 人因有责任而痛苦,也因尽责任而快乐,尽大责任得大快乐;尽小责任得小 快乐。你想解脱,就要尽责任,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苦 中有乐,苦乐循环,方为人间趣味。 结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应该勇于背 负责任,而不是逃避责任。 5、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首先作者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先论证 “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其次作者通过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再论证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最后通过对比论证,逃避责任只会自投苦海,从反面论述了观点,人生应当 勇于负责。 六、课堂总结 本文从最苦和最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