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3-20约5.26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1.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和儿童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要适当分段,每段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注意各段之间的衔接。

3.结合有关内容,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如对应思想、函数思想、统计思想、转化思想等。

4.教学内容的分量要适当,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家庭作业和实践活动。

三、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认识,负数的初步认识。

-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改写与近似数。

-数的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2.数的运算

-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式与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简易方程的解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

4.比和比例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和化简比。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

-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正、反比例关系。

-比例尺。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

-简单的几何形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的认识。

-直线、射线、线段、角、垂线、平行线的认识。

-三角形、四边形、圆的认识。

2.测量

-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的测量单位及其进率。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

3.图形与变换

-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变换。

-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

4.图形与位置

-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方向、距离、数对)。

-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三)统计与概率

1.数据统计活动初步

-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2.不确定现象

-初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结合具体内容,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如数学小调查、数学小制作、数学游戏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要加强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

-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

2.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注重联系实际

-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注重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要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交流。

-要充分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