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docx
?一、引言
小学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大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制定,旨在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2.培养学生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1.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要精选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
-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适当照顾儿童的生活经验,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要把知识的系统性同教学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适当渗透一些现代数学思想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奠定基础。
2.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
-数与代数领域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式与方程,正比例、反比例等。
-空间与图形领域包括简单几何形体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等。
-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数据统计活动初步、不确定现象等。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是将以上三个领域的内容进行综合应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基础知识是指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中要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等活动,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
-对于法则和公式,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并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其应用。
2.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适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联系实际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要注重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科学态度。
-要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结合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1.数与代数
-整数
-教学内容:自然数和整数的认识,十进制计数法,整数的读法和写法,整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自然数和整数的意义,掌握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地读、写整数,会比较整数的大小。
-使学生掌握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能正确地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小数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和复名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