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doc

发布:2017-02-11约6.6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 §10—1 概 述 一、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通过前几章对钢筋混凝土材料和结构构件的分析计算得知,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其他材 料的结构相比有许多显著的优点,但由于混凝土存在着抗拉能力差和容易开裂的缺陷,这就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应用和发展。 ’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尽管钢筋和混凝土分工合作,充分发挥了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 但在变形方面又出现了矛盾。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构件出现裂缝时钢筋土极限拉应变的5~10倍(钢筋拉应变为0.0005~0.0015,混凝土极限拉应变为0.0001-0.00015),两种材料的变形相差很大。如果要求构件不开裂,则钢筋的应力只有20~30N/mm2,若超过此值混凝土将会出现裂缝,亦即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钢筋强度还未被利用之前,混凝土即早已开裂。构件开裂后,刚度将会降低,变形也将随之增大,为满足变形和裂缝的要求,则需要增大截面尺寸或增加钢筋用量,构件自重也相应增大。特别是大跨度和承受荷载较大的结 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采用高强钢筋虽然能提高构件的承载力,但高强钢筋拉应变大,致使裂缝过宽,对于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必须限制其裂缝宽度。按允许裂缝宽i。=0.2-0.3mm计算时,钢筋的应力只能达到150~250N/ram。,可见配置高强钢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如果用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来增加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显然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钢筋和混凝土拉应变不相适应的矛盾,亦不能解决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 展。出现了预应力混凝土。即在构件承受荷载之前预先对受拉区的混凝土施加压力,使构件产生压缩变形和预压应力,当荷载作用使构件产生拉应力时,首先要抵消混凝土截面的预压应力,随着荷载的增加逐渐使混凝土受拉并进而出现裂缝,这就推迟了裂缝的出现也相应地减小了裂缝宽度。 通过预应力钢筋或锚固装置,预先在构件两端施加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预压力N。 (图10一lb),在构件截面上产生的预压应力为盯。。,当作用有轴向拉力N(图10一lc)时, (图10— 1d),若Ot一仃。。≤厂。k,构件不开裂;若盯。一Opc,。k,则构件出现裂缝,但裂缝宽度比普 二、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 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和发展,克服了普通钢 料创造了条件,而且使结构构件在使用上更加趋于完善、合理。预应力混凝土大致具有以 下几方面的特点: ‘ (1)提高构件的抗裂性、耐久性,增加构件的刚度。预应力可以全部或部分地抵消构 钢筋混凝土构件高,从而提高了构件的耐久性和刚度; (2)节约材料、减轻自重、降低造价。高强材料的应用,可以相对减小构件的截面尺 (20--50)%,节约混凝(20~30)%,降低造价 (10~20)%; ’ (3)构件标准化、工厂化生产程度高。生产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需要一套专门的制作设 业,缩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 预应力混凝土的缺点是构件制作复杂、施工工序多,对材料的质量和制作技术水平要 用中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的。 §10一2 预应力的施加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 力(钢筋为拉应力,混凝土为压应力),这种预应力是通过张拉钢筋实现的。通常,根据 预应力钢筋张拉时间的先后,习惯上把预加应力方法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 一、先张法 . . . 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先张拉预应力钢筋称为先张法: 先张法的施工工序是(图10—2):在台座上张拉钢筋,当钢筋应力达到规定值,锚固 预应力钢筋,浇注混凝土并养护构件,混凝土结硬达到一定强度(不低于强度设计值的 75%)后, 结力将回弹力传给混凝土,使混凝土截面产生弹性压缩并获得预压应力。先张法旋工工艺 简单、工序少、效率高、质量容易保证,是目前我国生产中小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主要 方法。 二、后张法 构件成型混凝土结硬后,在构件上张拉钢筋的 后张法的施工工序是(图10—4):浇注混凝土 (不低于设计强度值的75%),将钢筋穿入孔道,依 压产生弹性压缩,当钢筋达到规定应力值时,锚固预应力钢筋,钢筋形成的回弹力通过锚具传给混凝土。从而使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最后在孔道内进行压力灌浆,防止钢筋锈蚀,使钢筋和混凝土更好地粘结成整体。 后张法是在构件上张拉预 后张法在张拉钢筋时混凝土也同时受到压缩,两者是同时建立起预应力的。换句话 拉力。 §10一3 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 一、混凝土 1.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 (1)强度高。为了与高强钢筋相适应,宜采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