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计算.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9.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计算
[ 本章学习重点 }
1. 理解各项预应力损失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 掌握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
2. 掌握在预应力各阶段预应力钢筋、非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状况。
3. 了解预应力构件承载力、变形及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熟悉预应构件的构造要求。
9.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
9.1.1 采用预应力结构的原因以及预应力结构的优点
(1)可以满足对裂缝控制的要求, 广泛的应用于房屋建筑、道桥、水利、海洋、港口、原子能反
应堆中。
(2) 能充分利用高强材料, 以提高结构承载力, 减轻自重, 节约造价。
(3) 提高构件刚度, 减小变形, 用于楼盖、吊车梁或大跨度桥梁结构中。
9.1.2 预应力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
(1) 使用阶段计算。
1) 承载力计算。
2) 裂缝控制验算。
3) 变形验算。
(2) 施工阶段计算。
1) 应力校核。
2) 后张法局部承压验算。
3) 反拱验算。
4) 吊装验算。
9.1.3 预应力的施加方法及锚夹具
预应力施加方法主要有: 先张法、后张法、电热法、自张法等。 先张法是指先在台座上张拉钢筋,
然后浇注混凝土的预应力方法。后张法是指先浇注混凝土, 然后在构件上张拉钢筋的预应力方法。
此外, 还有用电热法和自张法等其他方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电热法是利用钢筋 热胀冷缩
的性能以达到在混凝土中产生预压应力的一种预加应力方法。自张法则是利用膨胀阳在结硬时能膨胀的
特性, 在混凝土迫使钢筋一同伸长的同时, 混凝土即受到钢筋对其所产 生的压力。
构件制成后能取下重复使用的称为夹具。
留在构件端部与构件成为一体不可拆下的称为锚具。
9.1.4 预应力构件对材料的要求
(1) 对钢筋的要求。
1) 高强。
2) 与混凝土蒙古结性能好。
3) 有一定的塑性。
4) 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及可焊性。
(2)对混凝土的要求。
1) 高强。
2) 收缩徐变小。
3) 快硬、早强。
9.2 预应力损失值的计算
(1)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l1 。
a
对于直线钢筋 E (9.1)
l1 s
l
式中 : 一张拉端至锚固端的长度 ( )
l mm
a一锚具变形值和预应力筋回缩值 (mm)
E 一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N / mm2 )
s
(2)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间的摩擦引起的损失l2
1
对于直线钢筋: l2 con 1 ukx (9.2)
e
式中: 一考虑孔道每米长度局部偏差对摩擦影响的系数, 按相应表格取用;
k
x一张拉端至计算截面间的孔道长度 (m);
μ一预应力筋与孔道壁间的摩擦系数, 按相应表格取用;
一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的切线夹角 (rad), 如图 9.1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