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一地理湘教版一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学案).docx

发布:2025-04-03约5.31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课题20: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郑飞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3.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过程以及两个重要的生物灭绝时期。

4.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活动过程】

活动一:回顾地壳的物质循环、大气的三圈环流、水循环、洋流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相关知识。归纳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哪些?相互之间有何联系?

活动二:结合课本66、67页阅读部分内容,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图”和“光合作用示意图,思考:

1.地球早期生物是如何对环境演化产生影响的?

2.结合“光合作用示意图”,分析生物与地理环境是什么样的关系?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有何作用?

3.探究完成:将生物发展阶段的序号填入下表中。

动物界:①爬行动物时代②鱼类时代③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④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⑤人类时代⑥哺乳动物时代⑦两栖动物时代

植物界:①陆上孢子植物时代②被子植物时代③裸子植物时代④海生藻类时代

距今年代(亿年)

动物进化

植物进化

新生代

第四纪

0.03-0.02

第三纪

0.7

中生代

白垩纪

1。4

侏罗纪

1.95

三叠纪

2。5

古生代

二叠纪

2。85

石炭纪

3。3

泥盆纪

4.0

志留纪

4.4

奥陶纪

5。2

寒武纪

6.0

元古代

25

太古代

38

地球初期发展阶段

46

活动三: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在6500万年前,不知发生了什么灭顶之灾,使恐龙这种在地球上显赫了1.6亿年的动物突然灭绝引发了人类种种猜想.

=1\*GB3①有学者认为,恐龙灭绝是由于气候骤变,体内机能又无法调节,导致死亡。

=2\*GB3②有学者认为,地球上的被子植物(秋冬会枯败)大量发展,并迅速取代了四季常青的裸子植物,使以植物为食的恐龙在秋冬季节被“饿”死.

=3\*GB3③有学者认为,由于恐龙大脑和身体比例不协调,失去了对身体的调控作用,使恐龙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死亡。

=4\*GB3④有学者认为是因为宇宙中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释放出来的能量和尘埃弥漫地球达3个月,植物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食物链中断,恐龙和其他动物就此灭绝。

阅读课本68页第一、二两段文字并思考: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是在什么时期?这两个历史时期分别造成哪些生物灭绝?

活动四:分析以下案例,试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材料一2004年11月4日新京报:《北极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日前面世,北极地区正在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并产生严重的后果。北极生物将受到生存环境改变的巨大威胁,北极熊、海豹等物种首当其冲,北极脆弱的生态系统岌岌可危。

材料二植树造林—→地面植被增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气候湿润、减弱噪声、美化环境等—→环境优美。

材料三我国兴建了治理黄河、淮河、海河的大型水利工程,开挖了许多人工河道,修建了许多水库,这些都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造,是趋利避害的措施。

【课堂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 D.哺乳动物→爬行运动→两栖动物

2.图中若a是绿色植物,该图的含义是()

A.呼吸作用

B.分解作用

C.光合作用

D.化合作用

3.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A.古生代地层 B.元古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4.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

5.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①印度洋海啸②长江流域特大洪水

③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④广州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