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陈共第版讲第七章PPT课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讲
财政投资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之二
壹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贰
基础设施投资
三
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
目录
壹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一、投资与经济发展
•投资对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财政投资支出是生产性支出,同时又为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公共资本一般是私人资本的互补品,因此,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马克思的论述和凯恩斯的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这一论断。
一、投资与经济发展
•投资对对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财政投资支出增加会排挤私人部门支出,并与私人部门争夺有限的社会资源;公共投资也许被私人部门不用于生产能力的扩张上,比如更好的道路可能排挤卡车和其它交通设备的投资,而私人产出水平保持不变。因此,财政投资支出增加会阻碍经济增长。
一、投资与经济发展
•凯恩斯乘数理论
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乘数作用:
投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该变动的投资量之比
根据Y=a+c(Y-T)+I+G,得dY=1/1-c(dG),即1/1-c是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
一、投资与经济发展
•凯恩斯乘数理论
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乘数作用:
加速原理: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反过来引起投资的变化
加速系数:(资本增量/产量增量)+(投资/收入增量)
投资可以刺激需求的增长,同时又可以增加和改善供给;投资过程首先是刺激需求,投产后才会增加供给。
一、投资与经济发展
•研究与安排投资规模时必须考虑三个问题
①投资规模要适度
②投资结构要合理
③要注重投资效益
一、投资与经济发展
2009年,中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7000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投资,成为扩内需,保增长的火车头。据测算,铁路建设投资没完成1万元,需要水泥两吨,钢材0.32吨,人工25个工作日。按此比例,2009年,全国铁路建设共消耗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提供就业岗位600万个。
高铁的乘数效应
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一
政府(财政)投资的地位和作用
二
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
三
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
(1)范围
包括基本建设和其他资本性支出
基本建设科目反映各级发展与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一般预算财政拨款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购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所发生的支出。
其他资本性支出是反映非各级发展与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用于上述的支出。
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
(2)非政府部门的投资特点
①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性,并根据自身所能感受到的微观效益和微观成本计算。
②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积累的利润和社会筹资来为投资提供资金。
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
③只能从事周转快、见效快的短期性投资。
④由于企业的微观利益所限,企业投资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
(3)政府部门的投资特点
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
①具有公共性和基础性
②投资项目的大型化和战略化
③具有社会效益
④具有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
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
•政府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
1、直接调节自身投资规模,间接调节非政府投资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2、调节自身投资结构,纠正非政府投资结构的偏差,使全社会的投资结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单位: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
历年来全国市政设施支出
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城市设施水平
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
•政府(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资本-产出
比率最小化
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
就业
创造标准
政府和非政府都遵循
资本技术构成高,劳动的生产率高
政府特有的标准(为什么?)
贰
基础设施投资
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壹
贰
基础设施投资
狭义上的基础产业是指社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
基础工业主要是指能源工业和基本原材料工业(包括建筑材料、钢材、石油化工材料等)。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信水利、城市供水、排水、供气、供电、供暖等设施;
广义上的基础产业除了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外,还有农林部门以及提供无形资产和服务的部门它们所需的固定资产。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2)基础设施的属性
资本密集型、投资周期长、投资大,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民间资本规模小、国家财力有限,基础设施容易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在九八年电网改造之前,我国农村和城市的电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后来是交通,目前,这两大基础设施都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