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孔雀东南飞10.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孔雀东南飞 问题探究 1、诗歌开头两句是属于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是民歌中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同时又起到引出下文,提摄全篇的作用。 为仲卿母所遣 守节情不移 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 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 及时相遣归 2、刘兰芝自述她十三岁至十七岁的生活经历,意在表明什么?用了一种什么手法? ①表明自己有良好的修养,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 ②婆婆对她的责难毫无道理。 ③运用铺陈排比的表现手法。 解释红体字 1、儿已薄禄相 2、何意致不厚 3、何乃太区区 4、汝岂得自由 5、可怜体无比 6、伏惟启阿母 7、终老不复取 8、会不相从许 3、体味焦仲卿与他母亲的对话,谈谈其作用。 本小节内容主要写焦仲卿向母亲求情,但遭到母亲训斥,只好说服兰芝回家。说明焦仲卿还抱着重新团聚的幻想,也可以看出他拘谨懦弱的一面。同时还可以看出焦母的专横无理。暗示着最后悲剧的结局。 4、此时此刻,刘兰芝为何要“严妆” ,并且还“事事四五通”呢?作者着重写装束和仪容,有何用意 ? 兰芝临别时的故意精心修饰,既是对焦母无言的抗议与示威,也表现了她爱焦仲卿,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 这一段作者对刘兰芝的外貌描写,旨在表现她的美,更表现了她从容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也为下文太守为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1、还必相迎取 2、以此下心意 3、谢家来贵门 4、奉事循公姥 5、昼夜勤作息 6、伶俜萦苦辛 7、供养卒大恩 8、箱帘六七十 9、留待作遗施 10、本自无教训 11、却与小姑别 12、好自相扶将 13、誓天不相负 14、感君区区怀 15、君既若见录 16、蒲苇纫如丝 17、逆以煎我怀 18、举手长劳劳 5、兰芝母亲在此重复兰芝开头的话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这几句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强调和加深。它再次反映了兰芝婆婆的专横无理,当然也表现了母亲的关心和爱护。 6、通过兰芝兄长的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刘兄只有七句话,但这七句话写得极有个性。其中有质问:“作事何不量”;有利诱:“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也有威胁:“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短短几句,把一个自私横暴、趋炎附势的阿兄形象刻画得十分深刻和逼真。 7、太守迎娶的豪华排场对塑造刘兰芝形象有何作用? 1、显示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 2、以太守家的喜庆场面和兰芝仲卿悲伤相对照,加强悲剧效果。 3、突出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 1、便言多令才 2、府吏见丁宁 3、自可断来信 4、始适还家门 5、否泰如天地 6、处分适兄意 7、虽与府吏要 8、渠会永无缘 9、便可作婚姻 10、赍钱三百万 8、兰芝和焦仲卿相约“黄泉下相见”,兰芝死时毫不犹豫,仲卿却“上堂拜阿母”“徘徊庭树下”之后才“自挂东南枝”,为什么? 二人的行为都符合他们的性格发展。兰芝早已看透封建家长制的本质,这是她那坚强的性格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她去的坚决果断。 仲卿出身于官宦世家,已经在太守府里做官,性格软弱,死守孝道,所以他要有一个彷徨的过程。 但是对爱情忠贞却使他也富有叛逆精神的。 诗歌的结尾富有浪漫色彩,这样写表达了人们一个什么愿望? 寄托了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1、适得府君书 2、蹑履相逢迎 3、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4、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5、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6、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7、作计乃尔立 8、渐见愁煎迫 9、叶叶相交通 10、多谢后世人 人物形象 刘兰芝 焦仲卿 温柔、善良、勤劳、才貌双全,知书达礼,忠贞不渝; 坚强、持重、不甘威迫,不为荣华所动。 善良、懦弱、忠于爱情,但不敢直接反抗,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 艺术特色 一、比兴手法。 二、铺陈手法。 三、前后呼应。 《诗经》中的民歌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中的源头,屈原的《离骚》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那么,《孔雀东南飞》属于哪一种? 明确:这是一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杰作。 *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