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作业集11年(离线作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政治经济学作业集
(选做题)
第一章
1.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过程分析,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的?
答:马克思和恩格斯刚开始提出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是不完善的,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将自己的理论不断发展。马克思将共产主义区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一些可供操作的思想,主要是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的思想,接纳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思想。恩格斯概括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并最先使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明确地将实现社会主义看作是无产阶级追求的目标。区分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思潮,认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一个是历史唯物主义,一个是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本身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的,他们并没有凝固自己的某一种思想而将其成为教条,相反是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完善的。
他们的探索为后人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方法,就是实事求是,一切要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
2.请简述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在所有制理论上的创新。
答: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就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而方,鼓励多样化。
2.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3.对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3.谈谈你关于江泽民通知对中国经济理论的贡献的认识?
答:1、他主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了在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中国经济改革的新方向。
2、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设想,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了推动作用。
3、提出了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可流动性。
4、提出了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主要是体现在控制力上,也就是说还是以数量论英雄,而是以谁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谁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才是最重要的。
4.企业确立产权制度的标准是什么,请分别从表象利益指标和内在机制运作能力两方面各列举三个标准。
答:对企业来说如何组织好产权制度,具体标准应是:
1、从表象看利益指标是:
1资产增值情况;
2人均劳动效率状况;
3人均利税状况;
4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低;
5企业职工的利益情况;
6社会贡献率(环境、社会公益、社会稳定、吸纳就业)等标准。
2、从内有机制运作能力看是:
1产品的创新开发能力;
2从量上看企业机制的收缩与扩张能力,制衡机制是否健全;
3从质上要求企业制度的创新能力如何;
4劳动力的过滤,对人力资本的操作与驾驭能力,人力资本的组织管理和应用能力等。
第二章
1.请简述市场经济引起社会经济制度变化的表现。
答:由市场经济配置资源,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导致社会经济关系的必然变化。主要表现在:1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由直接调控转变为间接调控、从行政干预为主转变为经济与法律手段;2国有经济的所有制形式从国家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多元持股主体,个体经济的活跃与发展具有必然性;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是其客观要求。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得了哪些基本成就。
答:1、所有制结构从以全民、集体这样单一的公有制结构,转变为全民、集体、个体、私营、三资企业、混合所有制等在内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及共同发展的局面。
2、价格形成机制发生显著变化,政府直接定价的范围大幅度缩小,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的范围不断扩大。
3、市场体系已经逐步发育成长。
4、国民收分配机制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财政为主体的统收统支的分配体制已经被打破,国家对企业实效分配的直接干预明显弱化。
5、固定资产投资体制从以国家为主体的、高度集中的一元化投资格局,转变成国家、企业、个人、外资的多元投资格局。
6、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7、政府管理国民经济的方式也已经发生变化。
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认识。
答:1、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严重滞后。
2、政府职能转换滞后并且目标也不够明确。
3、改革在不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4、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收入分配的不合理现象。
4.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请简述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答: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的劳动耗费和劳动占有与所取得的劳动成果的比较。其主要算途径可以概括为:
1、提高经济决策的科学性
2、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3发展科学技术,加强对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特别是老工业基地,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基础改造,帮助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固定资产的升级换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