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_4.doc

发布:2017-01-15约2.51万字共7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教学目的 1.糖类代谢。 2.脂类和蛋白质代谢。 3.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4.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重点 糖类、脂类、蛋白质的代谢。 教学难点 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2.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教学用具 葡萄糖在人和动物体内变化图解;脂肪在人和动物体内变化图解;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变化图解;氨基酸转换过程;脱氨基过程;思考题。 教学方法 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 1.葡萄糖在细胞内的变化有哪几种? 2.脂肪在组织器官中的变化有哪几种? 三、蛋白质代谢 四、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 五、三大营养物质的1代谢与人体健康 [思考题] 血糖的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什么水平? 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 50~80mg/dL,会出现什么症状?怎么办?而低于45mg/dL时出现什么症状?为什么? 当血糖含量高于160 mg/dL会怎么样? 脂肪的喜欢吃肥肉的人容易患脂肪肝,对吗?为什么? 人体内氨基酸为什么食入各种蛋白质有益于人体健康 导入: 过渡:在细胞内含量只比水少,占细胞干重50%以上的化合物是什么? 三、蛋白质代谢 提问:食物中的蛋白质主要包括什么?经消化最终分解成什么?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随血液到全身各组织细胞, 首先发生什么变化? 提问:你能说出几种组织蛋白质和特殊蛋白质的名称吗? 回答: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酶、胰岛素等。) 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是什么? 蛋白质合成后是否永远不变呢? 讲述:有些蛋白质合成速度非常快,如老鼠的肝脏被部分切除后,可在10~20天恢复原样,组成人肝脏的蛋白和血浆蛋白大约10天更新一半。 提问:氨基酸进入细胞后还会发生什么变化? 结论:通过转氨基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 讲述:谷丙转氨酶在肝脏中含量最多,当肝脏发生病变时, GPT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医生把化验血液中的GPT含量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等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叫非必需氨基酸。例如,丙氨酸、甘氨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合成的氨基酸叫必需氨基酸。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共有8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甲亮氨酸和颉氨酸。 提问:氨基酸进入细胞后,除了上述两种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 提问:你能记得氨基酸的通式吗? 结论:通过脱氨基作用,氨基酸分解成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 提问:氨基可转变成什么?主要在哪里转变? 尿素排出体外的途径主要是什么? 不含氮部分还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例:用氨基酸饲养饥饿的动物,发现肝糖元含量升高,说明了什么? 用氨基酸饲养动物,发现体内存积脂肪,说明了什么? 小结: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三大营养物质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后的代谢过程,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四、脂类代谢 提问:食物中的脂类主要是什么?还有少量 的什么? 脂肪的提问:脂肪在消化道消化成什么物质?主要由毛细淋巴管吸收,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在肝脏处再度合成什么?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发生什么变化呢? 回答: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 在肝脏和肌肉等处再度分解为甘油、脂肪酸,然后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能量或转变为糖元。〕 讲述:1克脂肪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约38.9Kj,1克糖元1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约17.15Kj。但糖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当糖供能不足时靠脂肪分解供能。 实例:食脂类物质过多,加上脂类代谢出现障碍,使血脂升高,会导致血管硬化、高血压、胆结石等。 正常情况下,多余脂肪在肝脏内合成脂蛋白,将脂肪运出肝细胞,如果肝脏功能下降,或是脂蛋白合成原料--磷脂供应不足,造成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形成脂肪肝,长期发展下去便导致肝硬化。 五、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提问:同一细胞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是什么? 回答:同时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